(1309~1386)明初临济宗僧。浙江临海人,俗姓陈。字恕中,号空室。壮年登径山,投元叟行端剃发,未久于昭庆律寺受具足戒。后历参净慈寺之灵石如芝、资福寺之一元灵。复至四明(浙江)天童山,侍奉平石如砥,司掌藏钥,参究十年。后与同学木庵聪、大宗兴等共至台州紫箨山参礼竺元妙道,一日欲问“狗子无佛性”之语,拟开口,妙道乃一喝。师直下大悟,遂呈一偈,受印可。先后弘化于灵岩广福寺、瑞岩净土寺,江湖俊彦来参者颇多,师乃设三问以接禅客,不契则逐,世称瑞岩三关。后隐居于松岩之顶。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日本遣国使欲请师弘化,师以老病而固辞。十七年弟子于鄞州翠岩山结草堂,迎师养老。十九年罹微疾,七月十日端坐示寂,世寿七十八。著有恕中和尚语录六卷、山庵杂录二卷、净土诗一卷、重拈雪窦拈古百则等。[天台空室愠禅师行业记、五灯严统卷二十一、增集续传灯录卷六] p512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地名)蒙古之大砂漠也。慈恩传一曰:莫诃衍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亦名:三衣制造依法功德、袈裟功德 子题:龙着袈裟免金翅鸟难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僧祇, 龙着袈裟 , 免金翅鸟...梵语魔罗的简称,华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即能害人性命和干扰障碍人们修道的恶魔,欲界第六天之天主即是...(经名)二卷,宋法天译。佛在广严城敕金刚手菩萨说弟子之八事及二谛等。...【四静虑诸受差别】 p0461 俱舍论二十八卷十页云:如定静虑所有诸受,生亦尔不?不尔。云何?颂曰:生静虑从初,有...(一)位于广东韶州乳源县西双峰山下。又称兴福院。宋代太平兴国年间(976~984),竟钦(慧真广悟)禅师开创。后受敕...除一切忧冥,梵名 Sarva-?okatamoghāta-mati。又作除一切忧恼菩萨、除忧闇菩萨。略称除忧冥菩萨。为密教胎藏界曼荼...子题:华鬘涂身、倡伎 行事钞·沙弥别行篇:“明相。尽形寿不杀生,是沙弥戒,能持否?答:能。尽形寿不偷盗、不淫...(术语)谓自出生死,又使人出生死也。无量寿经上曰:过度生死,靡不解脱。异译之大阿弥陀经曰:过度人道经。...(杂语)小乘之三戒坛加大乘圆顿戒坛也。...【回向菩提声闻】 p0939 瑜伽七十六卷十一页云:若回向菩提声闻种姓补特伽罗;我亦异门说为菩萨。何以故?彼既...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我们在明白整个生命的道理当中,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跟涅槃两种根本。这地方我们分两大段,先说明修行者跟一般凡夫...问: 心识如何生? 正如法师答: 在唯识学中,所谓心识,有时是指同一名称,如八识又称八心王。心即是识,识即是心...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天台智者大师 说 宋四明沙门知礼 述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一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二...
我们都要去理解阿弥陀佛的心,弥陀的心就是大慈悲心。对大慈悲心我们就从理解母亲的心开始,有一个相应地契入。但实...佛教追求的最高原则就叫做涅槃,涅槃翻译成中文叫做不生不灭,不生不灭的意思就是我们要用这颗心--智慧的心解脱的心...
简单地讲就是我们一念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当中,个人的烦恼业力而循业发现,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一念的妄动。当然这个动...昔日,在舍卫国有一富可敌国的婆罗门长者,名叫蓝达。为了彰显自己的名声,连续五年,不惜竭尽家财,以外道祈福之法...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你的妄想的根被你拔掉以后,你的罪业就开始改变了。我讲实在话,你要忏悔业障,你...
无愠
【佛光大辞典】
上篇:无慈悲 | 下篇:无惭 |
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时,于世自在王佛所建立的誓愿。因译者不同,故在排列上先后略有不同。 1、根据曹魏时康僧...
莫诃衍碛
三衣功德
魔
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
四静虑诸受差别
双峰寺
除一切忧冥菩萨
沙弥十戒相
过度
四戒坛
回向菩提声闻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不能了解生命的根本而错乱用心
心识如何生

智者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阿弥陀佛的慈爱超过世间父母
慧律法师《追求涅槃的心》

外在的世界究竟从何而来
佛为长者说四种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