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菩萨示现于世间,为利乐一切众生所为之七事。善友,正直而有德行之友。四分律卷四十一即列举此等善友之七法,特称为“亲友利益慈愍”。楞严经疏卷十七有详细之阐论,即:(一)遭苦不舍,指菩萨运大悲心,怜悯六道众生受诸苦恼,故随类现形以开示之,助众生脱离苦恼,并于替代众生受苦时,其心亦无弃舍。(二)贫贱不轻,指菩萨运平等心,见众生虽无功德、法财以自庄严,然知其本有之法身,实无德不备,故心常爱念而不生轻慢。(三)密事相告,指菩萨见众生本性圆明,然被一切客尘烦恼所隐覆而不彰显,故委婉相告,令其觉知本性。(四)递相覆藏,指菩萨见众生善根未臻成熟,不能深信实道,故示以权宜之法,待其善根成熟时,则以真如实理示之。(五)难作能作,指菩萨为诱导众生,于人所难为者,皆能为之,故虽身着弊衣、手执粪器而不以为贫贱。(六)难与能与,指菩萨以所体悟之真理,方便教化一切众生,而心无吝惜。(七)难忍能忍,指菩萨见众生因作不善业而堕于恶道,即起哀愍之心,方便度脱之,虽经多劫之长时间而心无退转。 p487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莲华藏世界之大小释迦互为主伴,金胎两界之诸尊互为主伴,是乃华严所说十六缘起门之主伴具足相应门意也。...即牵连无辜,增添麻烦之意。亦即拖累。碧岩录第四十七则(大四八·一八三中):“若恁么情解,且喜没交涉,更带累云...为静虑二字之简略字。系采“静”字之“青”,采“虑”字之“心”,合而称青心。静虑,寂静审虑之意。即住心一境,正...云何非已生?几是非已生?为何义故观非已生耶?谓未来及无为法,是非已生义,一切一分是非已生,为舍执着常住我故,...今明六趣,当以三事:一因,二缘,三果。妄惑为因,作业为缘,受报为果。由根尘识等、境受想等之妄惑,起身口意善恶...(术语)十真如之一。于十地中第二离垢地所证之真如。是地持极净之尸罗故。于证亦具无边之功德,于一切法最胜,故名...【四种修习现观次第】 p0463 显扬十六卷二十页云:何等为四?一、发起。谓从闻所生智,乃至世第一法。二、证得。谓...又作还香。依禅林规制,凡来参者焚香于炉,则主方亦焚香答拜,称为答香。禅林备用清规卷六方丈特为新首座茶(卍续一...(经名)说佛济度央崛摩罗之事。大乘部摄,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四卷。...(1255~1325)元代临济宗杨岐派僧。杭州人。号灵山。幼即出家,依仰山之雪岩祖钦,看“狗子无佛性”之公案而契悟,...子题:沙弥忏罪一同僧法、沙弥犯重唯摈必无开悔 行事钞·沙弥别行篇:“若犯长衣钵等,皆犯舍堕。 忏罪,一同僧 法...(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
唐朝有一位在家修行非常了不起的居士,叫庞蕴。庞蕴有一首诗: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我...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日子过得比较艰难,这个经历在我心中种下一个执念:人生在世,钱最重要。活着就是为了挣...
有一次波斯匿王去见佛,因为那时佛要度罗睺罗出家。国王得到消息,也赶去参加盛会。礼佛后,佛陀就为他开示佛法。等...佛陀时代,有一位长者子,年纪很小时便失去了双亲,一切都必须自食其力,所以生活非常地穷困与孤苦。一天,他听人说...
从生命的差别因缘当中,我们的生命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娑婆世界;第二个是极乐世界。我们应该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佛,正觉世间也。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有情世间也。亦名...
广恩禅师:闭门绝食,念诵大悲咒。时值隆冬酷寒,霍氏的儿子在榛莽中获得二枚桃子,鲜洁可爱,献给法师吃下。从此,...南山上有一座神庙,里头供奉着一尊佛祖。传说这尊佛祖非常灵验,只要信徒心诚意正的许愿,佛祖都会大发慈悲,帮信徒...
善友七事
【佛光大辞典】
上篇:善化寺 | 下篇:善哉 |
亦名:三衣品数、正衣从衣 子题:七十二种三衣、正衣、从衣、大衣正有十八品、大衣从有六品、九条从衣有六、三衣数...
互为主伴
带累
青心
非已生
六趣
最胜真如
四种修习现观次第
答香
央崛摩罗经
道隐
沙弥诸忏罪法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到禅堂里来,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发心

艰难的回归路

罗睺罗出家记
斋僧获福

厌离娑婆有两个方法

心作心是之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