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三种教相。天台宗认为法华经与法华以前其他经典相异之处有三:(一)根性融不融相,法华经以外之教法,真实与方便混杂,听法众生之根性有利、钝之分,因程度不一,故不融;而说法华经时,众生素质齐一,无利、钝之分,故为融,其教法亦仅有真实教法。(二)化道始终不始终相,法华以外之教法,乃是应时随机之教法,故有许多法并非真义(不始终);法华经之教法,则是一贯三世有组织之教法,能道尽如来之真义(始终)。(三)师弟远近不远近相,法华经以外之教,认为释尊于今世始成佛,佛弟子亦今生始为佛弟子(不远近);然法华经言,释尊过去久远之时,即已成佛,佛弟子亦于远昔即为佛弟子,故不可将佛陀及佛弟子于今生之开悟,教化视为真实(远近)。 p460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略心与散心】 p1029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一卷四页云:略心者:谓善心。于境摄录故。散心者:谓染心。于境纵逸故。...亦名:结三小界教兴所由、三小界结界教兴所由、小界结界教兴所由 羯磨疏·诸界结解篇:“夫机教相因,同诸药病。凡...复有曾习同行相应,谓诸异生所有心心所,及有学者一分心心所。...道谛下四行者: 一、道行 谓观五不受阴三十七品等道,能通至涅槃,故名道。 二、正行 谓观五不受阴三十七...(术语)禅门所传之戒,云无相心地戒。犹台宗之戒曰圆顿无作戒,密宗所传之戒曰秘密三摩耶戒,各以其家之宗义名之也...(术语)僧受用之物曰白毫之赐。佛藏经下曰:或有比丘,因以爱我法出家受戒。于此法中勤行精进,虽诸天神诸人不念但...【缘起相应增上慧住】 p1305 瑜伽四十八卷十二页云:略说菩萨缘起相应增上慧住,谓十法平等性成满得入故;觉悟缘起...何等甚深故?谓因甚深故、相甚深故、生甚深故、住甚深故、转甚深故,是甚深义。又诸缘起法虽剎那灭而住可得,虽无作...(名数)一,贪烦恼,染着为性,生苦为业。二,瞋烦恼,憎恚为性,不安与恶行之所依为业。三,痴烦恼,于诸理事迷闇...(术语)又曰生空人空。众生虽尽有心身,而是为五蕴之假和合者,无常一之我体,故谓之我空,又云众生空。十地论一曰...【非俱生法】 p0713 品类足论六卷十五页云:非俱生法云何?谓无为法。无生相故。...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问: 请问什么是属于贩卖佛法,弟子做有关的工艺品,不会做佛像的。佛弟子应该怎样做生意才合适,应该怎样积累福德...
一封信也叫他退学,两封信也叫他退学。 因为家祖父是中医师,爸爸小时候都要帮忙炮制中药,手要帮忙切中药、脚要踩...净土法门的纲领,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十六个字: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这是清代彻悟禅师提...
佛不着履,有三因缘: 一者,使行者少欲。 二者,现足下轮。 三者,令人见之欢喜。 佛行足,去地四寸,有三因缘: ...
原文: 若正修净业时,倘达摩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汝但舍置念佛,吾即以此禅授汝。...
我们来看看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一定的过程。先看第一个,识。这个识是一个明了最微细的心识。 识为初入胎...
我在观音寺认识一个师兄,曾经和我一起住过,40多岁时,就因病去世了,在集美医院。他是外地人,去世后亲人也不管他...
完整人生的五个层次,第一生存,第二生意,第三生活,第四生命,第五生死。 人生的方向该往哪个地方走?第一个我们...
教相三意
【佛光大辞典】
上篇:教亨 | 下篇:教相分 |
【未生恶不善法】 p0490 法蕴足论三卷五页云:云何未生恶不善法?谓未来五盖。...
略心与散心
摄僧三小界教兴所由
曾习同行相应
道谛下四行
无相心地戒
白毫之赐
缘起相应增上慧住
甚深
六大烦恼
我空
非俱生法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什么是贩卖佛法

你连这都不能做,还能做什么
昌臻法师《净土法门的十六字纲领》

为什么佛菩萨都不穿鞋

有这样的信心,才算得上深信净土

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

【推荐】你下辈子的房子买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