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pūrva-ku?ala-mūla。前世、过去世所作之善根功德。若以一生为限,从前迄今所作之善事亦称宿善。又称宿作福、宿福。过去善业系闻法信受乃至往生成佛之因缘,由此又有相关之宿因、宿缘、宿业、宿习、过因等名称。我国“积善之家有余庆”之观念,与宿善意趣相同,而印度于路旁作福舍供旅行者之用,或施惠于孤独者,皆是积善之行。宿善不单指往昔所修之世间善业,于前世亲近佛道,亦为宿善,更胜于世善。如释迦牟尼佛曾于修菩萨行之初,即因供花予然(燃)灯佛且礼拜之,而得来世成道之授记。圆觉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大集经卷十八等诸经中亦谓,得闻信受经上所说法者,皆是往昔所植善根之故。又宿世所植之善根功德,今世开发结善果,称为宿善开发、宿执开发。[长阿含卷九“十上经”、法华经卷二信解品、无量寿经卷下] p451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地名)四主之一。从雪山之西至于西海,其间多出财宝,故曰宝主。见释迦方志上。...云何病行差别?此有七种,谓贪行、瞋行、癡行、慢行、寻思行、等分别薄尘行,补特伽罗差别故。...(术语)华严谓之法界,法华谓之实相。同体异名也。为诸法本真之理诸佛所证之境,证入法界之理,曰入法界。华严宗立...羯磨疏·集法缘成篇:“但对首者,事局中下,不劳僧众,告情引证,便成作业。”济缘记释云:“但对中,局中下者,即...【成因】 p0664 瑜伽五卷八页云:问:以谁为先,谁为建立,谁和合故;何法成耶?答:所知、胜解、爱乐、为先;...指菩萨五十二位中之等觉位。...【明增定】 菩萨四加行位中,于暖位所得的禅定。《成唯识论》曰:‘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立为顶位。’明...(术语)五种不翻之一。如陀罗尼以秘密之故不翻译也。...(术语)唐法宝约于机解之浅深,谓一代诸教,有五等之说时,亦名为五时教:一小乘教,二般若教,三深密教,四法华教...梵名 Vajrāgra-vajradharah,音译嚩日罗纥罗嚩日罗驮洛。系安置于密教现图胎藏曼荼罗金刚手院中列东向第三位之菩...【二种粗重】 p0026 瑜伽五十八卷十七页云:复次略有二种麁重。一、漏麁重,二、有漏麁重。漏麁重者:阿罗汉等...无量义经...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问: 如果病人在很危急的情况下,家属控制不住情绪想哭,甚至想帮病人按摩舒缓,令他缓过气来,这时该怎么办?如何...中国僧人吃素!造就了中国素食菜肴源远流长而精致的烹调艺术,但泰国的僧侣、日本的和尚、韩国的出家众、西藏的喇嘛...
《孟子与尽心篇》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问: 如何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 慧律法师答: 要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必须把法往内心里面融化。如果这个法只是在...
打坐时先要身心清净,然后上坐。初步练习不一定就要双盘,(可先学坐单盘,习惯了,再渐进双盘)。要坐下去舒适自然...
悠悠泛泛,对生死心不切。有点时间就念一念,没有时间或者有很多理由为自己开脱:今天身体不好啦,就不念了;明天身...
古德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所以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得出来,本经在大乘的修学当中的定位就是引导你开悟...昔日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来到佛陀住处,至诚恳切地顶礼佛陀,并长跪着说:尊贵的佛陀,弟子愿以真诚的心,于城镇的...
宿善
【佛光大辞典】
上篇:宿煮 | 下篇:宿善往生 |
(名数)一莲华念诵,诵声自闻于耳也,即音声,谓之莲华者,因阿弥陀为莲华部之主,司音声说法之德,故谓之音声。二...
宝主
病行差别
入法界
但对首法
成因
五十一位
明增定
秘密不翻
法宝所立五时教
忿怒持金刚菩萨
二种粗重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念佛病人在很危急的情况下,家属该怎么办
为什么只有中国僧人吃素

没有这几个经历成就不了大事
如何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

广钦老和尚教打坐方法

这种人不叫有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