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pūrva-nivāsānusmrti-jñāna,巴利语 pubbenivāsānussati-ñāna。五通之一,六通之一。又作宿住随念智通、宿住智通、宿命智通、宿命通证、识宿命通、宿住通、宿命通。谓能随意知悉自己宿昔住世之生死,姓名、寿命、苦乐等之通力。此智以慧为自性,随忆念之势力,能知诸过去生于欲、色界中之自他有漏五蕴,故称宿住随念智;又此智因依色引发,故唯局限于欲、色界,不通无色界。能忆之劫数,大毗婆沙论卷一○○谓外道由二万劫至八万劫,大智度论卷五谓大阿罗汉、辟支佛可至八万大劫。俱舍论卷二十七载,修行此通力之加行,先审察灭于次前之心,渐逆观此生分位以前之差别至结生之心,乃至能忆念中有前之一念。[集异门足论卷五、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成实论卷十六、顺正理论卷七十六](参阅“六神通”1290) p450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谓过去未来现在也。圆觉经曰:无起无灭去来今。苏轼诗曰:一弹指顷去来今。...指八识中之前七识。瑜伽行派与法相宗主张八识说,将依止阿赖耶识生灭转变之前五识、意识及末那识称为七转识。略称七...初不知恭敬佛、法、僧三宝之无根(无善根)者,后因蒙佛力而生起信心,称为无根信。又造五逆极重罪,无善根可以解救...【年等量】 p0636 俱舍论十二卷二页云:今当辩后年等量别。论曰:剎那百二十,为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为一腊...(术语)愚痴与贪爱。三毒中之二。愚痴为父,贪爱为母,而生一切之烦恼恶业。大日经一曰:劣慧诸众生,以痴爱自蔽。...【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正知而住】 p0850 瑜伽二十四卷十一页云: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正知住者:云何持僧伽胝?云何持...凡六卷。又称大明经、大明度经。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八册。内分三十品,有:行品、天帝释问品、清净品、不可计...梵语 sarva-vāda-caryoccheda。赞叹真理深妙不可说之用语。又作语言道断、言语道过、名言道断。常与“心行处灭”一...(杂语)天晓可辨方角之顷也。行中钞中二曰:十一日地了时。资持记中二之二曰:言地了者,即明相现方维可辨故。...【转依】 是‘转其所依’的意思。转为转舍、转得之义;依,指使染净迷悟等诸法得以成立之所依。转依,即转舍劣法之...【境界有对与障碍有对四句分别】 p1290 俱舍论二卷二页云:若法、境法有对,亦障碍有对耶?应作四句。谓七心界法界...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问: 乘愿再来的菩萨是化身,还是胎生?如果是胎生,经过胎狱的过程岂不迷了吗? 大安法师答: 如果是乘愿再来的佛...
原文: 人生世间,幻住数十年。从有知识以来,日夜营谋,忙忙碌碌,无非为养身家,做体面,遗子孙而已。 推其病根,...经常上火的人,请看看以下降火的几种食疗方法: 胃火炽盛则痘痘长、牙龈肿、口角烂;肝火炽盛则头痛头晕、睡眠不稳...
性空法师 大约是九五年前后,性空法师到中佛协,要求收回被文管所与风景区占据的寺院四周的房屋与园林,我负责接待...从前,有一位大师,充满智慧,远近闻名。 这位大师讲道十分精彩,一个村子就请他去讲道。他接受了邀请。到村子时,...
忏悔业障非常地复杂,复杂到什么程度?我们开阔一些讲。 还有共业。我自己造的业我自己受,心里很平静。不是我造的...
莲花生大士说:当修持佛法时,有二十一种徒劳: 若你不放弃伤害众生,那生起菩提心就是徒劳的。 若你不持守三昧耶,...
在我们的修学当中,拜忏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课。我们在修行当中,除了我们念佛以外,为什么要拜忏呢?这当中有两层意思...
宿住随念智证通
【佛光大辞典】
上篇:宿住随念智力 | 下篇:宿作外道 |
(名数)无量寿经谓不杀等五戒曰五善,反此五戒曰五恶。经下曰:教化群生令舍五恶,令去五痛,令离五烧。降化其意,...
去来今
七转识
无根信
年等量
痴爱
持僧伽胝及以衣钵正知而住
大明度无极经
言语道断
地了
转依
境界有对与障碍有对四句分别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乘愿再来是化身还是胎生

人生世间,幻住数十年
降内「火」的几种美味食疗

妙华法师追忆「佛门三铁」
知道与不知道

除了自己的业障,共业也是要忏悔

修持佛法的21种徒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