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涅槃之相。以涅槃远离一切诸法之相,故称为寂灭相。大智度论卷八十七(大二五·六六八中):“涅槃即是寂灭相。”又远离一切差别之相,称为寂灭无二。[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圆觉经](参阅“涅槃”4149) p450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为支那净土教依典之七经也。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大阿弥陀经二卷,无量寿经二卷,观无量寿经一卷,阿弥陀...亦名:无能诵戒开说余经 行事钞·说戒正仪篇:“(一、制法次第)四分,若说戒日无能诵者,当如布萨法,行筹告白,...(杂语)尊贵之灵魂。谓贵人之死者。...(一)又作佛树、道树。特指佛陀成道处之菩提树。因佛陀于摩揭陀国佛陀伽耶之毕波罗(梵 pippala)树下证悟菩提,故称...(术语)百者,举大数也。非者,非有非无等,为非认也。涅槃经二十一曰:如来涅槃非有非无,非有为非无为。(中略)...【法处有七种】 p0763 大毗婆沙论十三卷十三页云:法处有七种。谓前四蕴、及三无为。于色蕴中,取无表色。三无...性善与性恶之并称。又作性染性净。即谓善、恶俱为众生本有之性德。众生本性,于先天具有之善、恶,称为性善、性恶;...(术语)尽十方之法界而无余也。愿生偈曰: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胜义谛空】 p1104 瑜伽九十二卷十九页云:若说恒时一切诸行、唯有因果;都无受者、及与作者。当知是名胜义谛空。...【宾头卢】 翻不动,字也。...(术语)成佛也。菩萨之行终者,断妄惑开真觉之谓。法华经譬喻品曰: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
在家人通常说:心好就好了嘛,受什么戒嘛,不受戒与受戒就是有这个体,有受体,受体它有力量。 你比如说在净人或者...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文明过度蓬勃、结构变化太快,造成人类价值观念混淆,以致于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需要,什么是贪求的...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这个就是生灭心! 第一个,你今生会活得很痛苦,因为你的心作不了主。别人要怎么样,别人舌头...佛教的信徒,可以分为两大类,就是出家与在家的分别,出家人集合在一起叫出家僧,在家学佛的组织,叫居士林。这两种...
一直不愿意承认这样的事实,身边的人是会走的,就在所有人都没有准备的时候,那么偶然那么仓促,让你来不及准备。然...【印光大师云: 须知真能念佛,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
劝诵经人 凡诵经人。或持斋戒人。固为善业。后世必受福报。无可疑者。然此报有尽。不能脱离轮回。若更修西方。即超...
接着看正明事忏的下一段。 则业有轻重,定不定别。或有转报,或有轻受。并如《佛名》方等诸经所明。 这是说明事忏利...
寂灭相
【佛光大辞典】
上篇:寂灭为乐 | 下篇:寂灭无二 |
梵名 Pippalāyāna。即指摩诃迦叶。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迦叶诞生于毕钵罗树下,故称毕钵罗耶那。或传说迦叶之父...
净土七经
说戒无能诵者开说余经
尊灵
觉树
百非
法处有七种
性善性恶
尽十方
胜义谛空
宾头卢
作佛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受戒与不受戒的差别
圣严法师《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推荐】「心有千千结」是启动不了佛号的
印顺法师:为在家居士说法

一别成永诀
真能念佛,自得世间福报

持斋诵经其功尤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