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东汉安世高译于建和二年至建宁三年(148~170)。又作避死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册。本经相当于增一阿含经第三十一品第四经。内容叙述四婆罗门仙人精进修得善法五通,常畏惧死亡,一入于空中,一入大海中,一入山腹中,一入地内,欲避死期,然皆于所入之处命终。并教示欲解脱生死,须思惟诸行无常、诸行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又出三藏记集卷四、众经目录(法经)等亦载有此经,然译者不详。 p446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1、指三宝中的法宝。 2、三法印。 3、指诸佛菩萨种种的印契。...梵语 sajkaksikā,巴利语 savkacchā, savkacchika。为五衣之一。意译掩腋衣、掩腋衬衣、覆腋衣、覆肩衣。又作僧脚...(人名)迦毗罗卫国之王,释尊之父王也。名义集三曰:首图驮那Śuddhodana,此云净饭或云白净。...(杂语)牛中胜者。胜鬘经曰:如牛王,形色无比胜一切牛。以譬佛菩萨。涅槃经十八叹佛曰:人中象王,人中牛王,人中...【缘性缘起所缘】 p1304 瑜伽二十七卷一页云:云何缘性缘起所缘?谓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堕正道理...指苦、空、无常、无我等有漏果报之四种行相。乃四谛十六行相中“苦谛”之四种行相。俱舍论卷二十六(大二九·一三七...大林,梵名 Mahā-vana,巴利名同。(一)位于中印度毗舍离城附近,又称鸠咜伽罗沙罗(梵 Kūtāgāra-?ālā,巴 Kū...(经名)说四圣谛喻以一切足迹中象迹为第一。摄于中阿含经七。更有一卷,异学卑卢说象迹王之喻赞佛。佛更具足说之。...南宋画家。汴京人。绍兴(1131~1162)年间为画院祗候,善画释道人物。或谓其白描人物师法李公麟,颇得闲逸自在之妙...(杂语)至实之教,至极之教也。唯识述记一末曰:言至教者至实教也。...梵名 Pravara-deva-rāja-pariprcchā。凡七卷。陈代月婆首那译于天嘉六年(565)。又称胜天王经、胜天王问般若经、...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在我为管理者做的培训中,学员们常常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能给人不少启示,有的甚至还让人永久难忘。 一次,当我在...
今为一一条陈,庶不至临时无所适从耳。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 切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
一、 从国王的三个问题说起 俄国的托尔斯泰有一篇很有名的短篇小说,叫做《国王的三个问题》,内容大致如下: 有一...
在现今社会上,有一些人的生活过得非常奢华,出入坐的都是名车,甚至是加长的豪华轿车;家里用的是各种黄金制品,甚...昔日,琉璃王攻伐舍卫国,毁灭释迦族,并挑选了五百名端正庄严、才貌过人的释女,带回本国。 当时夫人及婇女们来到...
二〇一五年的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净土文化夏令营。在七天的早课中,我沐浴着东林清畅哀亮、微妙和雅的念佛声,如饮醍...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法本无法,心亦无心,心法两空,是真实相。而今学道之士,多怕落...
问: 我有三个问题请问师父: 第一个,阿罗汉在有余涅槃位,意根断不断除,断除意根中哪一部分? 第二个问题,阿罗...
婆罗门避死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婆罗门僧 | 下篇:婆罗阿迭多王 |
【能相所相为同为异】 p0897 大毗婆沙论三十九卷八页云:问:诸有为相,与所法相,为同为异?设尔;何失。若同...
宝印
僧祇支
净饭王
牛王
缘性缘起所缘
四行相
大林精舍
象迹喻经
贾师古
至教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松开手你可以拥有更多

如何善巧开导安慰临终之病人

生活中的修行

如何花钱花的有意义
五百释女报佛恩

闭关念佛二十一天的感悟

心法两空是真实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