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名。为唐末曹洞宗之乾峰禅师答一僧之问,指示一路涅槃门不须远求,即在眼前之公案。又作乾峰一划。有一僧至乾峰处,以首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四下)“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之经文,请问十方诸佛一路涅槃门究竟在何处,乾峰以拄杖划一线,答说“在这里”。此乃表示不须远求,事事物物之当体皆为佛作佛行、涅槃之一道。此僧后又至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之处,请示同一问题,云门谓其所持之扇子飞至三十三天,正着帝释之鼻孔,打东海鲤鱼一棒,降倾盆大雨。盖乾峰明示“把定”,云门明示“放行”,虽采不同之机法,然皆阐明宗旨之奥义。无门关之评唱(大四八·二九九上):“把定、放行,各出一只手扶竖宗乘。”乾峰表面虽明示把定而亦兼有放行,云门虽示现放行却含藏把定,二人不期从东西两方显示相同之路途,其机用于途中相合一致,是为此公案之要旨。[从容录第六十一则、无门关第四十八则、景德传灯录卷十七] p436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古代印度外道之一。系外道六师中之删阇夜毗罗胝子所立。主张不须特意求道,历经生死劫数,于苦尽之时而自得涅槃。此...云何为善士?谓佛及弟子。又诸所有补特伽罗。具戒具德。离诸瑕秽。成调善法。堪绍师位。成就胜德。知羞悔过。善守好...【十三住差别】 p0119 瑜伽四十七卷十五页云:又诸菩萨,种姓住中,于余十一诸菩萨住,及如来住,唯有因转,摄受彼...【依他起自性非定有无】 p0772 显扬十六卷十页云:复次此依他起自性、为决定有?为决定无?颂曰:非决定有无。...(植物)Balāka Balākikā,树名。译曰白鹭。见慧琳音义二十五。...(术语)仿常不轻比丘之行,而礼拜途中之人。唱云:我不敢轻慢。汝等皆当作佛。是谓之不轻之行。...【寻思根】 p1178 瑜伽九十七卷二十三页云:二、寻思根。能令现法住不安苦。又云:欲等三想,能与欲等寻思为根。...(仪式)新书写经文而供养之之法会。其法会之表白,自解释其经文之题号及其大意,故用开题之名。...(术语)玄妙之方规也。往生讲式曰:长夜之明珠,净土之玄轨。...指十种因果法则。佛家示二世之果报有十句,各句均以“来”字作结,故称“十来”。即: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四缘犯所犯罪】 p0458 瑜伽九十九卷五页云:又彼略由四因缘故,犯所犯罪。一、无知故。二、放逸故。三、烦恼盛故...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一种花生于深山幽谷,其态,从容优雅,其味,芳香远播。不管世界如何地沧海桑田,不管风雷雪雨如何地翻覆着自然,只...
问: 请问法师,深信切愿定得往生,我相信佛无虚言。但心老不安。深信切愿定得往生的原理是什么?是众生求救,佛在...
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这就是自私。 世界上一点都不自私的人大概没有,自私得透顶的人还真不少见。自私是有轻...
普通人的心态就是人对我好,我则生感激报恩之心;人对我坏,我在心里就生嗔恨报复之念。而学佛人必须要把这个心态转...
昨晚正在给家里的花花草草重新安置一个小家,只听得客厅的大门被嘭嘭嘭敲个不停,还没开门,已然感觉到门外的愤怒。...
南无阿弥陀佛。诸位大家吉祥。我们又在道场白华庵,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水泡花蔓的佛经故事。 也是在曾经的印度,有...问: 各个法门有修持法和供养法。请细说这二种法的利益和妙用。 方海权答: 修持法的目的是求智慧。是在内心修。 供...
现在有好多居士都愿意到庙里面住一住。他们来的目的也不完全一样。有的是想亲近师父,效仿前人游方参学来的。也有的...
乾峰一路
【佛光大辞典】
上篇:乾峰 | 下篇:乾峰二光三病 |
(杂语)Samanta,三满多又作三曼陀。译曰:等、普、遍。...
不修外道
善士
十三住差别
依他起自性非定有无
婆罗翅
不轻之行
寻思根
开题供养
玄轨
十来偈
四缘犯所犯罪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做更好的自己

深信切愿定得往生的原理是什么

【推荐】自私到头是愚笨

【推荐】每个学佛人都要学会算这三笔帐

【推荐】不要被第二支毒箭所伤

水泡花蔓的故事
「修持法」和「供养法」的利益和妙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