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地前薄地凡夫之发心。(二)密教中,特指初地;系因已达初地,乃可远离一切烦恼,开发自心之本有金刚宝藏,显发真实虚空无垢之大菩提心;又因安住于此大菩提心,即能远离邪见,通达正见,故称初地为真正发心。 p419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睡眠通三性】 p1251 大毗婆沙论三十七卷九页云:睡眠当言善耶,不善耶,无记耶?答:睡眠应言或善或不善或无记。...(术语)譬涅槃界也。中阿含经一曰:于甘露界,自作证,成就游。...(杂语)梵曰婆罗Bāla,译愚夫。言愚痴之凡夫也。新译仁王经中曰:愚夫垢识,染着虚妄。唯识枢要上本曰:梵云婆罗...梵语 mahā-muni,巴利语同。为对佛、菩萨及大声闻等之尊称;有别于世俗之圣人。如大圣普贤菩萨、大圣文殊师利菩萨...(杂名)禅林耕寺领之田地者。...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载,轮有运转、摧碾二义,谓佛菩萨运转法轮,则能摧碾众生惑业,故以六轮配对十住、十行、十回...谓释尊在楞伽山悬记如来入灭后,南天竺有大德比丘,名龙树,宣说大乘无上之法,初证欢喜地,应往生安乐国。此说出于...【难陀】 梵名 Nanda,意译欢喜,唯识十大论师之一,约与安慧、净月同时。《成唯识论述记》卷一称:‘梵云难陀,唐...(杂语)Mahallaka,又作摩迦罗,莫诃罗,莫喝洛迦。译曰无知,老。玄应音义四曰:摩诃罗,此译云无知也,或言老也...子题:持由止成不作恶法为宗、止持戒、持由作成修习善法为宗、作持、根本作持、衣食四缘 戒本疏·持犯方轨:“先明...梵语 dharma,巴利语 dhamma。为“昙摩”之略称。译作法。即指佛法。又唐代僧人之名,多冠以昙字,如昙鸾、昙曜等。...(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
每逢农历七月,许多佛寺都会举办水陆法会。那么什么是水陆法会?法会为何有殊胜的功德? - 01 -名称内涵 水陆法会的...
【原文】 破系心外无法者。就中有二:一、破计情。二、问答解释。 问曰:或有人言,所观净境,约就内心净土融通,心...一位年轻的寡妇发心供养一位住在深山的修行人,使他日用饮食充足,帮他整理住处,洒扫炊煮,缝补衣物,生活无后顾之...
石巩慧藏禅师随马祖道一禅师出家修行,一日在厨房工作,马祖问:你在做什么?石巩答:牧牛。马祖再问:怎么牧?石巩...
幸福美好的人生,是众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古往今来,我们总认为,达到了外在的某个标准,如有钱、有权、或者有名,便...
我们看,丝毫不爽。前面我们解释平等流类,佛教的因果观就是水流的思想。以下讲到它互相的对应,有五段,我们请合掌...看远,就是说凡是要看远。 怀有宽阔心胸,有长远的目标,不断前进,看万物,穷千里。你看历史上杰出人物,都是怀有...
阿弥陀佛保任一件事,这个事很重要,就是临终接引。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前来接引,这对于我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真正发心
【佛光大辞典】
上篇:真可 | 下篇:真生二门 |
问:若唯有识,都无外缘,由何而生种种分别?答:第八识中,含藏前七识心心所法一切种子。此等种子,熏习生长,乃至...
睡眠通三性
甘露界
愚夫
大圣
地客
六轮对位
楞伽悬记
难陀
摩诃罗
二持
昙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水陆法会八天七夜在做什么

破除心外无净土的邪知见
浪子回头并不难

子真牧牛

消除人生不幸福的因素

为什么因果丝毫不爽,不能抵消
看远、看透、看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