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留多寿行、舍多寿行之合称。谓佛陀与俱解脱之第四静虑阿罗汉皆能将己所受之寿命或留或舍。所谓多,即显示所留所舍之寿并非一刹那;所谓行,即显示寿体迁流无常之法。留多寿行谓阿罗汉为教化众生,护持佛法,将衣钵等物布施僧众,以定力延留自己之寿命;反之,舍多寿行乃阿罗汉自观住世于他利益安乐事少,或为病等苦逼身,则舍己之寿而先行入灭。俱舍论记卷三载,阿罗汉须具足六胜缘始能得留多寿行,即:(一)人胜,必具声闻极果阿罗汉。(二)解脱胜,虽为阿罗汉,必须烦恼、所知二障俱解脱之圣者。(三)修习胜,俱解脱圣者之中以修习禅定殊胜,在定中能出入自在不时解脱之阿罗汉始能得之。(四)福田胜,如上述利根之圣者及僧众或见修道等出定者,布施自己衣、钵等物,以此施力为留多寿行之因。(五)依止胜,行如上之布施后,发愿以此行力决定在现世招得寿命之异熟果,即入第四静虑之边际定,以第四静虑之边际定止观均等殊胜之故。(六)转业胜,从定起已,心念口言(大四一·六一中):“诸我感富异熟业,愿皆转招寿异熟果。”舍多寿行亦同前,惟发愿所念之言相异,乃心念口言(大二六·九八一上):“诸我能感寿异熟业,愿此转招富异熟果。”上述系就阿罗汉而言,佛亦有此二寿行自不待言。如释尊本有百二十岁之定命,因度缘已尽,故于八十岁时涅槃,此即舍多寿行;至于宣布入灭后,复再延三个月之寿命,此即留多寿行。[发智论卷十二、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顺正理论卷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俱舍论疏卷十六] p418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五大力菩萨之一。此菩萨专守护未来世诸国土中,建立正法,护持三宝者。形像呈忿怒形。旧译仁王经卷下受持品,谓其手...韩国佛教三十一本山之一。位于庆尚北道达城郡公山面道鹤洞之八公山山腹,距今大邱约三十分钟路程。关于本寺之沿革,...(故事)增一阿含经二十八曰:佛一夏升忉利天为母说法,拘翼国优填王,思念佛,以旃檀造如来像,高五尺。西域记五曰...【三种练磨心】 p0197 世亲释六卷四页云:此中对治三种退屈心故;唯修三种练磨心。所以者何?以诸菩萨、闻于无上正...(?~325)罽宾国人。为禅宗传法第二十五祖。婆罗门出身。其母梦得神剑而有孕,既诞生,左手握珠而不开,一日遇师...(术语)佛菩萨随众生之类而现形垂教也。...【升进】 p0831 瑜伽八十一卷七页云:与二种退堕相违,随其所应,名为升进。...(术语)二十犍度之一。僧之行法行来进止规定者,是四分律四十九卷所说。...【远离乐】 p1256 瑜伽三十五卷二十页云:断除诸欲恶不善法,证初静虑离生喜乐,名远离乐。...(经名)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说五天使并地狱之苦状。泥犁者地狱之梵语。...(仪式)禅僧住持一寺,初说法为开堂,亦云出世开法。此时赍香寄师,而通嗣法之信谓之信香。见象器笺十。【又】贤愚...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纵欲者主张及时行乐,放纵发泄,百无禁忌,其结果自然是伤身折寿。说到纵欲,我们可以翻开历史,从秦朝至清末的两千...佛陀带领众比丘弟子,向善信居士大德乞食。一行人威仪严整,众人无不投以钦仰赞赏的目光;然而才刚刚转入一条小巷,...问: 必须烧什么库钱,给往生的人当路费,学佛的人应该怎么做才对呢? 明证法师答: 往生这两个字,看往生到哪里,...1、梨: 煮一煮,润燥效果更赞 梨能润肺止咳,所以在干燥的季节,很多女孩子都会给自己削个梨吃,不过这样做可能会...
1)你要想幸福,学佛听闻正法是唯一的一条路。世间再没有比佛法讲得更彻底、更圆满,更能够带给人类幸福、解脱的真...由于无明和爱欲的缘故,众生四处地追求欲乐、爱乐。《巴利三藏》《小部.阿沙卡本生经》的一个故事,可以很好的说明...
学佛法宜慎始要终。古人云:打头不遇作家,到老反成古董。是故初学应慎之于始也。又云:出家之人,出家一年,佛在眼...
往昔古人参访善知识,动辄需跋山涉水数月,艰辛之至。而今交通发达,修行人参访丛林极为便利。如何亲近净业知识才能...
留舍寿行
【佛光大辞典】
上篇:留拏 | 下篇:留锡 |
由惑业所感得的有漏不净之肉身。即指凡夫污秽不净之身。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大三七·二四六中):“唯可勤心奉法,...
龙王吼菩萨
桐华寺
雕像之始
三种练磨心
婆舍斯多
随类
升进
法犍度
远离乐
铁城泥犁经
信香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纵欲对健康的9个危害
向佛要钱
可以烧纸钱给往生的人当路费吗
煮着吃更营养的5种水果

100个记住--慧律法师法语展示
美丽王后的前世今生

略谈学佛大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