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Mūlācāra。凡十二章。印度耆那教空衣派次要圣典之最古者。约成书于一世纪后,五世纪前。注释家瓦修南丁(Vasunandin,十二至十三世纪顷)谓本书作者为瓦塔凯拉(梵 Vattakera),并为各章定名:二十八种根本道德(梵 Mūla-guna)、略说“放弃”(梵 Savksepa-pratyākhyāna)、出家正行(梵 Samācāra)、五种正行(梵 Pañcācāra)、清净之施物(梵 Pinda-?uddhi)、十二种思索(梵 Dvāda?ānupreksa)、教法精要(梵 Samaya-sāra)、戒德(梵 ?īla-guna)等。然另有学者主张:(一)本书内容迭有重复,并辑有其他宗派之论述,故凯拉应为编纂者而非著作者。(二)另有书名相同,内容类似,而以康达康达(梵 Kundakunda)之名刊行者,恐系后人伪托改窜之作。 p413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患病之谓。单称病。众生之病皆由于有四大所成之有漏身。一大不调,生一百零一病,四大不调则生四百四病。病起之因缘...【香象侍母处】 p0872 西域记九卷一页云:菩提树东、渡尼连禅那河、大林中有窣堵波。其北有池。香象侍母处也。...(杂名)种子集末说三尊之种子。三尊之名未检。...【果果】 涅槃之谓。菩提为修行之结果,故谓之为果。依其菩提而证涅槃,故涅槃曰果果。《涅槃经》卷二十七曰:‘佛...檀,梵语 dāna 之音译,布施之义。指于施者、施物及受者起执念之布施。大智度论卷十一(大二五·一四二上):“若...(一)指自调、自净、自度。大智度论卷六十一将八正道分为三类:(一)自调,指持戒之正语、正业、正命。(二)自净,指修...【触】 p1448 显扬一卷三页云:触者:谓三事和合,分别为体,受依为业。如经说:有六触身。又说:眼色为缘,能起眼...【超定加行与超定成满】 p1171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五卷十一页云:问:所说超定加行云何?答:修超定时,彼修定者、...巴利语 vassupanāyika-kkhandhaka。乃二十犍度之一。指有关安居之诸种制戒。如参加者之资格、房舍卧具等之分配、前...【二种变坏】 p0026 瑜伽八十八卷二十二页云:复次应知略有二种变坏。一者、诸行衰老变坏。谓如有一,年百二十...(术语)达实相之理而破诸相之智也。维摩经不二品曰:达罪性则与福无异,以金刚慧决了此相。同注肇曰:金刚慧实相慧...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楞严经五十阴魔章...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
诸佛功德智慧虽皆平等,而施化则有难易。净土成菩提易,浊世难。为净土众生说法易,为浊世众生难。为浊世众生说渐法...
《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又出家人有二痈疮,何谓为二?一者、求见他过;二者、自覆其罪。 此外,出家人还会有两种...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缓步而行前往游化。当时,世尊回顾毗舍离城,不久后便说此偈...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 老师答道: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
双轮照禅人来参,且云将隐居山中,单究向上事,乞老人住山之法。因示之曰: 古人住山,乃大舍身命处,殊非细事,专...营养学家认为,经常吃些降脂清肠的食物,不仅能排除油腻,更能保护心血管,防止三高。 1.燕麦: 具备降胆固醇和降...
我们一般人刚开始学佛,你不是说马上改变。学佛以后,你开始回光返照,这时候是「真妄交攻」,可能会遇到楞严经讲的...
临终念佛不可怕死,也不能求病好 况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岂...
根本正行论
【佛光大辞典】
上篇:根本心 | 下篇:根本印 |
(杂语)石遇难而碎裂也,金光明文句五曰:如长瓜鍱腹,难石石裂,难树树折。智度论三十六曰:萨遮祇尼犍子,铜鍱鍱...
病患
香象侍母处
爱染三尊
果果
世间檀
三自
触
超定加行与超定成满
安居犍度
二种变坏
金刚慧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大藏经】六度集经

念这句佛号就够了吗

佛预言出家人容易得两种「恶疮」

四事之教
人类的奇怪之处

万境本闲,惟人自闹
七种降脂清肠的食物

真实的力量要强过虚妄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