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六头首之一,掌文疏翰墨之职称。又称书状、记室、外史、外记。书记,原为古清规之书状,职掌文翰,凡山门之榜疏书问、祈祷之词语,悉属之。盖古之名山大刹凡奉圣旨之敕,住持即具谢表。示寂之时,亦须具遗表。或有所赐,或有所问,具奉表进,而住持专柄大法,文字之事少有研究,故特设书记之职,主执山门之书疏。然古无书记之名,仅有书状,书记乃取元戎之幕府署记室参军之名,于禅林特请书记以职之,非百丈禅师所设者。[敕修百丈清规卷下两序章西序头首书记条、禅林象器笺职位门] p412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过无量阿僧祇劫当于此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法明如来。...日本时宗总本山。别称藤泽道场、无量光院、游行寺。位于神奈川县藤泽市。为一遍上人所开创(一说为四世吞海所开创)...(地名)古国名,在南印度境,其领域跨帕拉尔河,有今麻打拉萨西南一带之地。西域记曰:达罗毗荼国,周六千余里,都...亦名:识疑同犯白忏后说戒法 子题:二种智人、白忏、初二两果故心犯性、三果故心犯遮、四果误心犯遮 含注戒本·戒经...又作隐居、隐遁。摒除世事,隐居山野,修学佛道;亦即出家之意。于日本镰仓时代以后,特指中年以后之出家。又遁世之...【能作因】 为小乘所立诸法生起的六因之一。一法生起时,除其自体外,余一切法不障碍其生故,即以一切法为能作因之...谓众生本有之菩提心,其本性清净而真实,故称之。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九下):“正观自心,无有生处,得入真...(术语)菩萨之种性有悲增智增之二种。速断烦恼而证佛果,谓之智增。不断烦恼,而永利益众生,谓之悲增。又名之为增...子题:出家之人以身戒心慧为本、灭佛法、住持之士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 出家之 人 , 以身戒心慧为本 ,不得造经...(术语)胎藏界大日如来依住之宫殿也。大日经一曰:薄伽梵,住如来加持广大金刚法界宫。依深秘释则金刚为如来之实相...【修习转】 p0901 摄论三卷十三页云:三、修习转。谓犹有障;一切相不显现、真实显现故。乃至十地。世亲释九卷...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臂、燃指,这是表法的,不一定非烧不可的。 我跟一位法师讨论...问: 请问,当人往生去极乐世界时,是活着去或死后去? 大安法师答: 活和死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往生的时候,这两个...从前有个国王,每天从早到晚,满脑子盘算的都是钱财女色,丝毫不理会百姓的疾苦。他特别怕死,偏偏死这念头,又总是...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人类所有的痛苦皆来自于执着。六根对六尘,生心是不清净心,原因就...在佛住世的时候,有一个老人来这个庙上出家;佛不在庙上,到外边去了。庙里的阿罗汉一看,这个老人大约有八十多岁了...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愈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感就愈加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心病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心里不舒服,就是当我们的内心不能安静,不能止定下来。佛陀也曾开示:我们的心病有五大种类...
晋朝时,扬州江畔有一座亭湖神庙,传说湖神非常严峻凶猛。 当时有位婆罗门僧,名叫法藏,善持神咒,辟除邪毒,颇有...
书记
【佛光大辞典】
上篇:书状侍者 | 下篇:书祯 |
六大又曰六界,即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六法体性广大,周遍一切法界,而造作有情非情,故名为大。盖非情为五...
富楼那成佛
清净光寺
达罗毗荼
说戒前僧同犯识疑白忏法
遁世
能作因
真净菩提心
增悲
僧众本务
金刚法界宫
修习转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推荐】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往生是活着去还是死后去
贿赂阎王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
一声南无佛

少了这两块基石,一切道德理论都流于空谈
心病有五大种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