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谓十二时;处,谓净处或不净处;诸缘者,即生活、人事、伎艺等。故知时处诸缘一词相当于“随时随处”之意。 p412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南宋律宗僧。字拙庵。受业于栖心寺,从元照学习四分律。晚年住余姚极乐寺,一意西归,病中作遗书,告别士夫道旧,命...乃指妨碍进入色界第四禅之忧、喜、苦、乐四受,及寻、伺、出息、入息等修道之障。对火难、水难、风难等外灾而言,此...(杂语)以毒料涂于鼓上,使人闻声而即死者也。传灯录曰:全豁禅师上堂,一僧出礼拜请。师曰:吾教意犹如涂毒鼓。击...(杂语)禅家取暖于炉边谓之向火。百丈清规六曰:寒月向火先坐炉圈上,然后转身正坐,揖上下肩。不得弄香匙火筋,不...【阿罗伽】 此云欲,希须为义。五情之所欲,是名五欲。大论云: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欲求之不已。此五欲...为道教养生经典。服气法系道教养生术之一。南北朝时代之净土教高僧昙鸾,年少出家,研修四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譬喻)智慧之云,如来之覆一切众生,如大云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慧云含润,电光晃耀。...亦名:摄众知法 子题:年少、阿难头白而迦叶号为年少、破谷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一、明无法之过)然众,贵老宿...南宋画家。汴京人。绍兴(1131~1162)年间为画院祗候,善画释道人物。或谓其白描人物师法李公麟,颇得闲逸自在之妙...曼陀罗,梵语 māndāra, māndārava, mandāraka,意译天妙、悦意、适意、杂色、圆、柔软声、阒、白。又作曼陀勒...(譬喻)过去世时,阿练若池水边有二雁,与一龟为亲友。后池水涸竭,二雁议言今此池水涸竭,亲友必受大苦。议已,语...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一)对治生死业障。 那佛陀陪着我们成长,要处理的第一件事就是生死业障,因为这个是最务实的。因为这种业障一来...
退一步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 当身处逆缘时,我们虽挺直腰杆,但不得不低下头。没有人一生可以不遇逆境。有人...感同身受的慈悲,可以帮助我们破除执着、抗拒诱惑。但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上,虽然自己对别人处处慈悲,别人未必...世上任何事物,都有外貌。外貌乃内心之窗;心有所思,必形诸外。前人有云:观人于临财,观人于临难,观人于忽略,观...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把佛法的内容分成藏、通、别、圆四教: (一)藏教: 这是小乘教,小乘教为何说是藏教?《法华经》...
问: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凡夫劣弱,云何可到。 答:为对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说耳。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但使众生净土...
为什么要求生净土?第一,人身难得,要求究竟的解脱。第二,在解脱的方法当中,通途的八万四千法门,要靠自力,我们...哈佛营养学家梅尔指出:如果美国肉类生产降低百分之十,省下来的粮食可以用来养活每年饿死的六千万人。 在公元...
时处诸缘
【佛光大辞典】
上篇:时食 | 下篇:时媚鬼 |
【四加行位】 即加功用行之意,乃针对正行的预备行。《成唯识论》卷九载,接近见道的四善根位,特称加行。四善根位...
戒度
八灾患
涂毒鼓
向火
阿罗伽
昙鸾法师服气法
慧云
众主摄众知法
贾师古
曼陀罗华
龟不慎言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陀处理众生障碍三阶段

蹲下去是为了跳得更高
圣严法师《慈悲是为了保护自己》
谦虚十要
佛法的藏、通、别、圆四教

西方路遥如何能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