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para-sajvid。因明用语。为因明二悟之一。悟,有二义,即:(一)“迷”之对称,乃觉之意,即明了真理。(二)对经验事物事实之理解。他,指立论者以外之人。包括问难、义证等诸外人。悟他,即以言语令他人了悟正理,获得正智。[因明入正理论、因明正理门论、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参阅“二悟”208) p411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识梵语婆哩惹儞,心之异名,了别之义也。心对于境而了别名为识,唯识论曰:识谓了别。又曰:识以了境为自性。大乘义...(一)梵语 homa。音译作护摩。原为印度古代所行之火祭祀法,后为佛教所采用,密教尤其重视之,于一般修法中大多附有...(经名)一卷,唐义净译。栴檀天子教比丘诣佛请善夜经,佛为说经及咒,善夜者此经功德离恶梦险难等不祥之义也。...【瞋垢】 p1321 瑜伽八十九卷十二页云:于不应瞋所缘事境所起瞋恚,名为瞋垢。...(流派)佛部之异名也。大日经疏六曰:正遍知部三昧门。...(异类)Eḍavarṇa,龙名。羊色之义(名义大集,一六七)。伊那,译言树。槃那,译言叶。因于过去曾坏树叶,堕在龙...【随所生所系】 此指第七末那识的系属而言。第七末那识以第八阿赖耶识为所依,第八阿赖耶识亦以第七末那识为所依,...(杂语)Maṇicara,又作摩尼折罗。夜叉名。孔雀王咒经上曰:摩尼遮罗,梁言珠行。大孔雀经曰:摩尼折罗,此云宝行...(术语)由具足戒中抽出五戒八戒等,应于机根,而使遵守之,次第诱导,为持具足戒之前方便。...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多比丘集论法毗尼。六群相谓,看诸比丘,似为我等作羯磨。从座起去,比丘唤住而...【毗奈耶事摩怛理迦】 p0864 瑜伽九十九卷一页云:如是已说素怛缆事摩怛理迦;云何名为毗奈耶事摩怛理迦?谓卽...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
古人说: 静中工夫十分,动中才有一分; 动中工夫十分,睡梦中只有一分; 睡梦中工夫有十分,八苦交煎,生死临头,...
人总是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不珍惜,直到不再拥有时才会加倍怀念,而在得知自己快失去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而又无能为力时,...
观世音,梵语阿那婆娄吉低输,现在西方极乐世界,为补处菩萨。按悲华经,往昔劫中,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观世音菩萨...
天、仙、神、鬼不一样。什么是天?天就是光明义:天是行十善,人死后用化生往生天堂,那个叫做天人。 仙可不是这样...
佛的弟子,有出家的有在家的,人是有情众生,人是有情感的。人从那里来?佛教讲就是爱。十二因缘中,无明、行、识、...
有名与有钱,都不是人生的大好事。但是世界上的人,都在拼命追求名利和权位,怎么说也是白费的。只有在名利、权势上...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终多是手忙脚乱,呼爷叫娘。其有老实头持戒念佛,纵信愿未极,...人们在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一些烦恼的事儿。有些烦恼来自外界,必须正视;而大多数困扰则源于内心,这就是所谓的自寻烦...
悟他
【佛光大辞典】
上篇:悟元 | 下篇:悟自 |
为汾阳十八问之一。宋代之汾阳善昭禅师(947~1024)将历来禅林中,学人请教师家之问题,依其性质,分类为十八种,...
识
火祭
善夜经
瞋垢
正遍知部
伊那槃那龙
随所生所系
摩尼遮罗
具戒方便
不与欲戒缘起
毗奈耶事摩怛理迦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要想了生脱死,应先知道自己的工夫

21句话帮你去掉忧愁和焦虑

净土阐教圣众之首——观世音菩萨

仙趣之因与果报

佛教的情感观

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