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伽罗,梵名 Vyākarana。为梵语文法书,乃印度外道六论之一。又作鼻伽罗论、毗耶羯剌諵论、毗何羯喇拏论。意为分解、分别。又译作字本论、声明记论。即解说印度文字音韵及语法等文法书之总称。依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载,谓梵王所说之毗伽罗论原为百万颂,后帝释略为十万颂,其后健驮罗国之婆罗门波腻尼仙又略为八千颂。另有门择迦论(梵 Manda,即合成字体篇,或梵 Gana-pātha)、温那地论(梵 Unādi,即接尾语篇)、八界论(梵 Asta-dhātu,即语根篇)等三论,是为本典之补遗。盖波腻尼仙乃西元前四世纪顷之人,以文法学者著名。约在其一百年以前,有一文法学者耶斯卡(梵 Yāska) 述作语源学(梵 Nirukta)一书(现存世界最古之语学书),其书乃注释古字汇,以解释吠陀中之难解文字。波腻尼仙之毗伽罗论即依据此书而作成。全书凡八篇三十二章三九七六则。[瑜伽师地论卷十五、百论疏卷上之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 p384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真言行者有十六资具。衣四种,处六种,食六种。衣之四种:一粪扫衣,拾人之委弃者,洗净之,以制法衣也。二...(杂语)数名。译曰数千万柿。见本行集经十二。...【极微】 p1196 瑜伽三卷一页云:复次于色聚中,曾无极微生。若从自种生时;唯聚集生。或细,或中,或大。又非极微...(术语)受一分戒之菩萨也。璎珞本业经下曰:有受一分戒者,名一分菩萨,乃至二分三分四分,十分名具足受戒。...【正行真如作意】 p0505 显扬三卷九页云:七、正行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清净行,思惟道谛。既思惟已;欲令修...系对佛塔之美称,亦指以珍宝严饰之塔。据法华经见宝塔品载,有七宝塔在佛陀之前由地下涌出,住于空中,有五千栏楯,...(经名)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大梵天王说鬼神之名及咒,而护童子。佛亦为说一咒。...(经名)有魔入目连腹中,目连唤出,说往昔之因缘,魔乃怖而降伏。此经摄入中阿含经三十。...【非鄙爱】 p0712 瑜伽八卷十五页云:不以余手触等方便,而出不净故;名非鄙爱。...(术语)总称密教之法。三摩耶者平等之义,密教以明三密平等之音为本故也。大日经疏一曰:如此时中佛说何法,即是身...佛说华严经的时期,即佛初成道三七日间在菩提树下说法的时期。...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我们看到文殊菩萨的塑像,他右手拿着宝剑,很多佛像也拿着剑,这个宝剑在我们世间上是杀人的,菩萨还杀人呀?不会的...问: 对平时的散念佛要做回向吗?应如何正确回向发愿? 大安法师答: 散念佛号也有功德。散念佛号也要回向,散乱心...很多同修有被鬼神、一些异常现象所困扰的问题,比如鬼压身、梦噩。那么这个原因在哪里,如何解决呢? 《长阿含经》...
我们要思惟自己够得上够不上念佛人,不是泛泛悠悠念了几声佛号就是念佛人,念佛人要具足深信、切愿、持名。如果念佛...
总而言之,大白牛车的启动,我们讲过有三个次第:安住、观照、发愿。先安住一念清净心,观照十如是,发起菩提愿。 ...
我走的地点多,有的人曾经跟我说:能像弘一法师、慈舟法师、虚云老和尚、倓虚老法师那些大善知识,在哪里有?老法师...
【原文】 明湖州徐汝辉,富而好施。时杭州重建戒坛,所费不赀,布按两司,召富民劝募,汝辉愿独力任之。宪长杨继宗...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为比丘们开示:世间之人可归纳成四种,是哪四种人呢?有人先苦而后乐;有人先乐而后...
毗伽罗论
【佛光大辞典】
上篇:毗佛略 | 下篇:毗奈耶藏 |
即北魏之建国皇帝拓跋圭。鲜卑人。在位期间为登国元年至天赐五年(386~408),迁都于大同。尊崇佛教,以国家之力量...
十六资具
阿伽目陀
极微
一分菩萨
正行真如作意
宝塔
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降魔经
非鄙爱
三摩耶道
华严时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文殊菩萨为什么要高举宝剑
散念佛号要做回向吗
为什么会被鬼神所扰

不是念了几声佛号,就是念佛人

真如本性的功德一切都在

梦参老和尚谈亲近的四位高僧

我不施舍钱财,钱财就会舍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