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Kapila-vastu,巴利名 Kapila-vatthu。又作迦比罗皤窣堵、迦毗罗婆苏都·劫比罗伐窣堵·婆兜释翅搜、迦维罗卫。略称迦毗罗、迦维。意译黄赤城、黄发仙人住处、妙德城等。即今尼泊尔塔拉伊(Ta-rai)之提罗拉冠特(Tilorakot)地方,为佛陀出生之处,亦即释迦族之国土。数论派传说中之始祖迦毗罗仙人亦居于此,因此以其名为国名。在佛陀晚年,迦毗罗卫之释迦族惨遭憍萨罗国毗琉璃王之虐杀而衰亡,此地亦渐次荒废。晋朝法显至此旅游时,已城址荒芜,民家仅数十。唐代玄奘西游,尚见伽蓝窣堵波及阿育王所建之大石柱。今遗迹已不可见,唯大石柱陷入土中,于一八九七年始挖掘出土。[长阿含卷二游行经、佛本行集经卷七、高僧法显传、大唐西域记卷六、S. Beal: Buddhist Records of The Western World, vol.II; W.W. Rockhill: The Life of The Buddha] p396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地持论七说四家:一般若家,二谛家,三舍烦恼家,四苦清家。章安以之配于台家四教,般若家为别教,谛家为圆...禅宗公案名。又作俱胝竖指、一指头禅。此公案述唐代俱胝和尚对参学者仅竖一指,别无余言。据景德传灯录卷十一载,俱...【彼果境界受有四种】 p0800 瑜伽七十七卷十九页云:彼果境界受,亦有四种。一者、依持受,二者、资具受,三者...(名数)毗奈耶杂事四十曰:一、高声共许净法(四分得寺内,十诵如是净,五分求听净),比丘在寺内作别众非法之羯磨...【三摩地】 梵语 samadhi,为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地。意译为等持、正定、正心行处。即...凡譬喻仅藉以比况其法部分之义,而未能显喻其法之全貌者,称为分喻。如说面如满月,系以月之端正一边而比显面容丰满...(术语)对于增语触而言。与前五识相应之触心所也。随所依之五根有对而名。俱舍论十所谓:眼等五触说名有对,以有对...即人与法之并称。(一)人指说教者或受学者,法指所说之教或所学之教。 (二)具有心之作用者为人,不具心之作用者为法...【随宗趣言】 p1367 瑜伽八十一卷十七页云:随宗趣言者:依摩怛理迦,分别显示;或依其余无倒说者所说言教,如理解...【无学明与无学智】 p1087 发智论八卷三页云:云何无学明?答:无学慧。云何无学智?答:无学八智。...“不但中”之对称。天台四教中别教说三谛隔历,于空假之外别立中道一理,称为但中。此但中之理,又作一理、别理、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我们今天跟大家讨论的主题是关于皈依的意义与方法。在讲主题之前,我们先简单地说明:皈依在我们佛法修学过程中的重...
民间常说的牛头和马面,一般都知道是地府中的两位官差,其实牛头马面来自佛教经典,的确在地狱中担任要职,他们具体...佛在《地藏经》中说,如果未来世诸众生等,或者在梦中,或者在醒过来时,他会见到诸多的鬼神,以及鬼神千奇百怪的形...《法苑珠林》上记载:隋朝的时候,终南山有一位高僧,法号叫普安,因为他是一位圣僧,所以凡是他所到的地方,大家都...
《佛藏经》上说,出了家的人,应该一心用功办道,随顺佛陀的教法去修行,不要挂虑衣食资具的来处。只要我们一心向道...虚老是湖南省湘乡人氏,俗姓箫,父玉堂公,曾任福建省泉州府知府之职,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年逾四十,膝下无子。夫...
在这里举一个例子,讲阿罗汉能受天人供养。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他有很多的弟子啊,特点各不一样,其中有很多很多...
威仪门第一个就是敬佛,怎样敬佛?我怎么怎样做,才能表现出,我们心里虔诚的恭敬佛陀来?这个就是根据经文,根据文...
迦毗罗卫
【佛光大辞典】
上篇:迦毗罗神 | 下篇:迦留陀夷 |
(术语)谓部与教也。天台宗所说,部者为释尊之教说,时间的竖立顺序者,教者为空间的横区,别教义之浅深者。化仪之...
四家
俱胝一指
彼果境界受有四种
跋阇子比丘十事非法
三摩地
分喻
有对触
人法
随宗趣言
无学明与无学智
但中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净界法师:皈依的意义与方法

牛头马面的来历与职责
经常梦见鬼神或已故的亲人是怎么回事
尽心布施必解贫困

修行不必挂碍衣食 真修自有龙天护持
难行能行的虚云老和尚

受天人供养第一的牛嘶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