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译者不详。略称鼓音声王经、鼓音声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内容叙述佛陀在瞻波大城为诸比丘说西方极乐世界及阿弥陀佛之功德庄严,并说阿弥陀佛之国名为清泰,父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子名月明,奉事弟子名为无垢称,智慧弟子名为贤光;次说受持读诵鼓音声王大陀罗尼,十日十夜六时专念,十日之中必得见彼阿弥陀佛。此经以载有阿弥陀佛之父母而著称。[陀罗尼杂集卷四、历代三宝纪卷十三、开元释教录卷六] p368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菩萨)Gandhahastin,又作干陀诃提,乾陀呵昼,菩萨名。译曰香象。可洪音义六曰:干陀诃提,下合作堤,音低,此云...(名数)台家之名目。佛为明法华之功德,于分别功德品,约在世之弟子,明四信之功德,约灭后之弟子,明五品之功德。...推测思考之意。心虽无形,然随念之起动,有:未起(未起之位)、欲念(将起之位)、念(正起之位)与念已(起念已灭...(界名)下品之秽土也。见迦才净土论上。...(术语)一切之邪见纳于此二见之中,自此二见生一切之邪见。法华经方便品曰: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亦名:受请许请之相 子题:俨头 行事钞·讣请设则篇:“增一云,如来许请,或默然,或俨头(颔),或弹指。”资持记...谓极小之色聚。欲界之物质中最单纯者为能生之地、水、火、风四大极微,与所造之色、香、味、触四境(声,有无不定,...【三身三德】 三身即法身、报身、应身;三德即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二者配列,则法身为法身之德,报身为般若之...与生俱起之诸惑。如俱生之我执、俱生之法执、俱生之烦恼障、俱生之所知障等。据大乘百法明门论列举六种与生俱起之惑...【证谛现观获得四智】 p1439 瑜伽三十四卷二十一页云:此亦成就众多相状。谓证如是谛现观故;获得四智。谓于一切若...【剎那相】 p0798 杂集论六卷四页云:剎那相者:谓诸行剎那,后必不住。诸行念念劣,得自体无间必坏故。...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佛陀度化众生的方法有两个: (一)机缘未至,默然待时:假如众生善根尚未成熟,若为他说法,他根本得不到利益,这...
几年前,我和一群朋友参加了名为突破性领导力培训课。培训师把我们分成两组,各自做一道加减题。公布答案时才知道,...
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严、瑜伽等经论。他本是位学问僧,但到唐德宗贞元初年(七八五...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历代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吴兴祚审定。观止一词表...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土。 譬如世人切事系心,虽经历语言、去来、坐卧及种种作务,...
过去,在贤提国的精舍中,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为长期卧病在床,精神委顿、身体非常瘦弱,生活无法自理,以致于全身...问: 出家修行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大众? 慧律法师答: 这两个是同时的。如果你没有能力,出家不是为自己解脱,那出...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阿弥陀经义疏 | 下篇:阿弥陀护摩 |
因同别二业,所以感同别二种妄见:一同分妄见,二别业妄见。 一、同分妄见 众人同业所感,如一国人同见瘴恶不...
干陀诃提
四信五品
推捡
斯诃国
有无二见
比丘受请许请之相
微聚
三身三德
俱生惑
证谛现观获得四智
剎那相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陀度化众生的方法

心安才是福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少康法师传念佛法的妙计

《古文观止》中的十大人生启迪

如是相续念佛在心,能办一切净因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