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法身所住真如法性之土。亦即佛身所依之土。又作法身土、法性净土、法土。为三土之一,四土之一,五土之一。大乘义章卷十九(大四四·八三五中):“法性土者,土之本性,诸义同体,虚融无碍,犹如帝网,亦如虚空,无碍不动,无所有等,同体义分,地经所说真实义相,即其义也。(中略)彼土实性,显成我用,名法性土。”又法性土与法性身,其体本即一真如,但取所证之法体为法性土,取能证之觉相为法性身,并非法性身之外另有法性土。[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成唯识论卷十、成唯识论述记卷十末、华严经孔目章卷一、华严经搜玄记卷一、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参阅“五土”1056、“四土”1647、“佛土”2609) p335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他心智证通】 p0488 集异门论十五卷十四页云:云何他心智证通?答:于他有情补特伽罗寻伺心等,皆如实知。谓有贪...比喻一切众生悉具佛性,犹如贫女之有宝藏。北本涅槃经卷七(大一二·四○七中):“一切众生所有佛性,为诸烦恼之所...又作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其理真实无二,故称真谛;为圣者之所见,故称圣谛。释尊于鹿野苑初转法轮时说四...亦名:结有戒场大界法、结有场大界法、有场大界结法、戒场大界结法 随机羯磨·诸界结解篇:“结有戒场大界法。佛言...(术语)十二头陀行之一。比丘但持僧伽梨、郁多罗、安陀会之三衣,不更畜余衣也。资持记下三之一曰:但三衣,但犹独...【五种乞求者】 p0267 瑜伽七十二卷三页云:言乞求者,略有五种。一、求饮食。二、求衣服。三、求房舍。四、求病缘...全一卷。全称卢至长者因缘经。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内容记述悭贪之卢至长者得道之因缘。[开元释教录卷三...元代僧。越(浙江)诸暨人,俗姓娄。号幻灭。生即能言,见其母称诵佛号,辄合掌和之。元大德年间(1297~1306)出家...佛讲经说法,或僧众诵经的声音,好像海潮之声,响亮无尽。...【思惟起想巧便而卧】 p0853 瑜伽二十四卷七页云:云何名为思惟起想巧便而卧?谓以精进、策励其心,然后寝卧。...又作四非常偈。指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所说无常、苦、空、无我等义之偈文。共有八偈,分为四节,一节各有二偈,次第...(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说是说非是极不可取的行为。你如何知道事情的始末、对错?你怎么有智慧去分辨事情的来龙去脉?凡事自有因果,个人作...
针对我们这些背性、遭苦的众生,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的呢?佛在同体的心性当中,跟一切众生,无论是有情和无情都是...
邪复成非: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非生非住,...
人们通常认为在水上或稀薄的空气里行走是个奇迹。但我认为真正的奇迹并不是在水上行走,也不是在稀薄的空气里行走,...问: 师父慈悲,弟子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困惑。如果让工作平平庸庸的,我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但职位一直往上升,...
一般来说普通大众对佛门中的求生西方、或求往生,就以为是跟影视剧里边说的送你上西天,就该一命呜呼了!反正是说你...
梦参老和尚生于公元一九一五年,中国黑龙江省开通县人。年少轻狂,个性机灵、特立独行,年仅13岁便踏入社会,加入东...
我想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佛法修学的法门是广大的,所以当我们开始修行的时候,你要先掌握它的核心的一些法门,它的...
法性土
【佛光大辞典】
上篇:法性三昧 | 下篇:法性生身 |
(一)梵名 Kumbīra。又作鸠鞭罗、金毗罗、宫毗罗。意译作蛟。即蛟龙,指有鳞之龙。[玄应音义卷五、大唐西域记卷七...
他心智证通
贫女宝藏
四真谛
摄僧有场大界结法
但三衣
五种乞求者
卢至长者经
善继
海潮音
思惟起想巧便而卧
四无常偈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慧律法师:勿在道场说是说非

佛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众生呢

你内心不动,外面的世界便不会动

不后悔过去,不担心未来
如何解决工作中的困惑

极乐世界可以活着去吗

梦参老法师略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