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大明法师、炅法师。隋唐时代之三论学者、修禅者。曾修学于扬都(南京)兴皇寺法朗(507~581)座下,后入茅山(位于江苏句容县东南四十五里),弘扬中论,终其一生不再出山。门下有慧皓、法敏、慧棱、慧璇等,另有牛头宗(禅宗之一支派)宗祖法融亦从明法师修学三论。或谓牛头法融所从学之炅法师与三论宗学者之大明法师,并非同一人。[续高僧传卷二十牛头法融章] p328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于 (va,仰)、(a,壤)、(na,拏)、 (na,曩)、(ma,莽)等五字上各加涅槃点 (ah,恶),分布于脐之观法...(真言)谓加持五处之入佛三昧耶真言。见青龙轨上。...为密教延命修法之一。即依善无畏三藏所传之准胝观音大道场法而修,以其功德能增延二十一岁之寿命,故称为延三七岁法...【死生唯在散有心位】 p0620 俱舍论十卷十七页云:又死生时,唯散非定。要有心位。必非无心。非在定心,有死生...即指佛法。相对于佛教之外的其他教法,佛教自称为内法、内教、内道、内学、内明。佛法以外之教法、教说,乃至于世间...(名数)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新云不与取。三邪淫,非自之妻妾而行欲者。四妄语,新云虚诳语。五两舌,新云离间...印度礼法之一。佛在世时,国人遇婆罗门则跪拜,遇沙门则敬礼之。毗奈耶杂事卷一(大二四·二○七下):“六众报曰:...谓忘却证果,全然自由无碍。亦即修行得证果,又不执著于证果之谓。四十二章经指南(卍续五九·一七三下):“饭百亿...(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计过去未来亦如现在实有之外道一派也。法苑义林章第一所谓:去来实有宗者,有去来世,犹如...无明支取发业者,如胜鬘经有五住地。即见一处,欲色有及无明住地。前四烦恼障,能发诸业。第五所知障,不能发业。于...【习先施】 p1025 俱舍论十八卷十三页云:习先施者:谓习先人父祖家法而行惠施。 二解 集异门论十八卷二页云:云何...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我经常遇到一些朋友,他们告诉我,自己拥有什么什么样的跑车,但是从我看来,并不是他拥有跑车,只是跑车拥有他。因...
这段文字记录的是一个家族八十余年的兴衰史,是一个名叫东来的朋友讲述的发生在他们邻村的事。事件中,1980年前的情...一般人听到佛教在讲修道、证道,都以为是一门高深莫测的玄理,更谈不上进入道的境界。有些人对《妙法莲华经》的一称...
【原文】: 天地万物。皆有始终。有形象。有方隅。有分剂。唯心识无始终形象方隅分剂。故曰觅心了不可得。心了不可...
昔日,佛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陀树下教化众生。当时城中有一位长者拥有无量财宝,不可称数。长者娶了一位名门望族的女...
在初转法 轮的时候,悉达多教导了我们四谛:苦谛(什么是苦),集谛(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苦),灭谛(无苦的状态),...
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称名,故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在修行人中,许多人由于各种畏惧心理,反而被障碍的寸步难行。 一、畏惧生活 整天为眼前的生活和未来生活顾虑重重,...
明法师
【佛光大辞典】
上篇:明林 | 下篇:明盂 |
位于福建福州九仙山。原为唐末天祐元年(904)琅玡王王审知所创建之七层塔,初称报恩定光塔,后梁开平(908~910)...
寂静涅槃
五处真言
延三七岁法
死生唯在散有心位
内法
十善十恶
跪拜
无证
去来实有宗
无明发业
习先施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现在拥有的只是幻觉而已

一人荼毒,祸殃五代:人贩子的家族命运
禅门的修行路: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大智慧人,深悟唯心,必勤念佛

比丘顶上的宝珠缘

精进程度取决于对苦的了解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