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全称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又作断际禅师宛陵录。唐代裴休编。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内容辑录黄檗希运禅师住于安徽宣州宛陵时,与裴休等人之宗乘机缘对话。希运以“禅”乃生死大事,不能等闲视之;并强调公案对于顿悟之重要性,显示自其开始,禅林已将公案作为参禅之特殊法门。 p318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一,善知识魔。二,三昧魔。三,菩提心魔。是华严经所说十魔中之后三也。...【业异熟法】 p1219 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业异熟法云何?谓业异熟十一处少分,除声处。...(动物)梵名Kapijala,又作迦宾阇罗。鹧鸪也。慧琳音义以为鵽鸟。名义集以为雉。...(一)就三乘之所得而别,分为声闻、缘觉、无上正等三种菩提。又作三乘菩提。(一)声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术语)大曼与羯磨为身密,法曼为语密,三曼为意密。见观名目六。...【后支非前支缘】 p0879 瑜伽十卷十一页云:复次后支非前支缘。何以故?如为断后支故,勤作功用,断于前支。由...即指住于山中之师主或其门徒。在我国,天台宗之智顗大师久住天台山,天台宗之四明知礼久住四明山,各于所住之山演布...禅宗公案名。又作外道问佛有无、外道良马鞭影、世尊良久。指一时放下有言无言二边,由是自参自究,始得证入绝境。系...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脱脚绳床,若木床。脱脚者,脚入梐。”(含注戒本卷中·七·一三)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境无识有】 做为客观现象的外境,是内识的虚妄变现,故曰境无,以此成其唯识。《成唯识论述记》曰:‘唯谓简别,...虽是一极小之微尘,然如开启智眼以观时,则知其中包含着全宇宙(法界),此称一尘法界。有如西谚所谓“一粒沙中见世...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十善业道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
有的人说我一辈子感到很快乐,我没感到痛苦。其实,人的痛苦是太多太多,有些苦甚至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佛法告诉我...香港海洋公园里有一条大鲸鱼,虽然重达8600公斤,却不但能跃出水面6.6米,还能向游客表演各种杂技。 面对这条创造奇...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一直讲净土宗的祖师,已经讲到第十一代叫省庵大师。在佛门里边很多的大祖师爷来的时候都是...
在整个修学当中,我们透过佛法的修学,开始内观,开始把心带回家,慢慢就远离恶道了。 为什么呢?我们看讲义。 以知...
昔日,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位婆罗门青年名叫佛移,前来问讯顶礼后,恭敬地向佛陀请法:世尊,在家之...
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胸怀,是指一个人的心胸、道...一日,世尊欲为大众开示涅槃的胜妙功德,以大悲心宣说过去生中因闻《大涅槃经》而获不可思议果报的本生故事 无量劫...
饥馑旱潦,刀兵瘟疫,皆心之所感召也。尝闻医之治病也,必先探其病之源,然后施之以药。 救世亦然:救世必先救心,...
宛陵录
【佛光大辞典】
上篇:官僧 | 下篇:尚理篇 |
凡二十卷。又作石雨法檀。明代僧石雨明芳撰,远门净柱编,清顺治六年(1649)刊行。编集明芳由杭州府佛日寺始,经六...
三魔
业异熟法
迦频阇罗
三菩提
三密四曼
后支非前支缘
山家
外道问佛
脱脚床
境无识有
一尘法界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人生有些苦连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每天进步一点点

清代高僧省庵大师

不断忆念你的清净本性

在家居士的四法宝

缺少的不是知识能力,而是胸襟和境界
卖身割肉供养誓成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