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结制修行之期间,即夏安居与冬安居之安居期中。夏安居之制中,自四月十六日起,至七月十五日止;冬安居之制中,自十月十六日起,至次年一月十五日止。亦有以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为夏安居,十一月十六日至次年二月十五日为冬安居者。又于佛世时,制中有禁足之规定。此外,相对于制中者,称解间,即夏、冬安居以外之时日。 p308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问:若唯有识,都无外缘,由何而生种种分别?答:第八识中,含藏前七识心心所法一切种子。此等种子,熏习生长,乃至...【菩萨八种异熟】 p1129 瑜伽三十六卷一页云:云何异熟?谓略有八。一者、寿量具足。二者、形色具足。三者、族姓具...指僧众所披之袈裟。应法,谓与法相应而不悖于理。以袈裟之形、色、量三者皆相应于佛制,故称应法妙服。或以自在如法...(一)指弥勒菩萨。弥勒(梵 Maitreya),译作慈氏。尊,为敬称。往生要集卷上(大八四·四七下):“今案之,从释尊...禅林中,随侍住持之左右而各司专职之五位侍者。即:(一)烧香侍者,又称侍香,随侍住持之上堂、小参、普说、开室、念...(术语)譬涅槃界也。中阿含经一曰:于甘露界,自作证,成就游。...天台宗以镜像为譬喻,显示空、假、中等三谛圆融无碍之义。摩诃止观卷一下(大四六·九上):“譬如明镜,明喻‘即空...(杂语)梵曰婆罗Bāla,译愚夫。言愚痴之凡夫也。新译仁王经中曰:愚夫垢识,染着虚妄。唯识枢要上本曰:梵云婆罗...(杂名)禅林耕寺领之田地者。...【外道论中决定无有众苦边际】 p0494 瑜伽十七卷二十页云:尔时世尊,卽为彼天方便示现,惟圣教中,有如是处;非诸...子题:持由止成不作恶法为宗、止持戒、持由作成修习善法为宗、作持、根本作持、衣食四缘 戒本疏·持犯方轨:“先明...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八大人觉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
每逢农历七月,许多佛寺都会举办水陆法会。那么什么是水陆法会?法会为何有殊胜的功德? - 01 -名称内涵 水陆法会的...
【原文】 破系心外无法者。就中有二:一、破计情。二、问答解释。 问曰:或有人言,所观净境,约就内心净土融通,心...一位年轻的寡妇发心供养一位住在深山的修行人,使他日用饮食充足,帮他整理住处,洒扫炊煮,缝补衣物,生活无后顾之...
石巩慧藏禅师随马祖道一禅师出家修行,一日在厨房工作,马祖问:你在做什么?石巩答:牧牛。马祖再问:怎么牧?石巩...
幸福美好的人生,是众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古往今来,我们总认为,达到了外在的某个标准,如有钱、有权、或者有名,便...
我们看,丝毫不爽。前面我们解释平等流类,佛教的因果观就是水流的思想。以下讲到它互相的对应,有五段,我们请合掌...看远,就是说凡是要看远。 怀有宽阔心胸,有长远的目标,不断前进,看万物,穷千里。你看历史上杰出人物,都是怀有...
阿弥陀佛保任一件事,这个事很重要,就是临终接引。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前来接引,这对于我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制中
【佛光大辞典】
上篇:刮笃成家 | 下篇:制吒迦童子 |
为密教修法之一。即以阿弥陀佛为本尊,于尊像前行护摩法,以祈愿灭罪生智、往生净土,或为亡者祈求冥福而修之秘法。...
展转分别
菩萨八种异熟
应法妙服
慈尊
五侍者
甘露界
镜像圆融
愚夫
地客
外道论中决定无有众苦边际
二持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水陆法会八天七夜在做什么

破除心外无净土的邪知见
浪子回头并不难

子真牧牛

消除人生不幸福的因素

为什么因果丝毫不爽,不能抵消
看远、看透、看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