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之气。又作恶气。即能恼害人之邪恶鬼魅。密教及日本修验道,为退散此邪气乃举行邪气加持。又似此类邪气者有疫气或疠气,为流行病之恶灵。[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灌顶经卷九、无量寿经卷上] p303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增劫”之对称。即人寿每百年减一岁,由八万岁减至十岁所需之时间。佛教之世界观,认为以人间世界为中心之宇宙有成...(术语)十二因缘也。祖庭事苑曰:缘生即十二因缘,亦名十二缘生。...禅林用语。形容禅者之风采光仪,或其机用之洒脱可喜。碧岩录第四则(大四八·一四三中):“德山背却法堂,着草鞋便...(物名)与金篦,金錍,金箄同。金所作之箸。以决开眼膜者。大日经二曰:次应执金篦在于彼前住,慰喻令欢喜说如是伽...《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七卷,二十八品,姚秦弘始八年(406)鸠摩罗什译。是说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实的经典...(术语)离苦难也。最胜王经二曰:愿以智剑为断除,离苦速证菩提处。...修止有三: 一、系缘守境止 系心于鼻端脐间等处,使心不散也,如猿之着锁。 二、制心止 随心之所起,便制...【见】 p0636 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见者:谓见现见现在前境。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见者:谓见言...(譬喻)渐见佛性,譬之穿井而见湿土。法华经法师品曰:药王,譬如有人渴乏须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干土。知水...(名数)释论所说之十识也。性灵集七曰:十虑心灭休游。...(一)即不能以表面文字通解所隐含之真义之语。如比喻山有净菩提心不动转之义,或比喻地有穿无明住地且去妄想心垢之义...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嘉兴藏流通本)...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今属安徽)。憨山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不仅在修证上...最近一项研究调查了2533名45至60岁的健康男性及女性,统计了他们的蔬果摄取量。13年之后,研究人员依照摄取量将他们...
前面讲过第一依法不依人,现在来看看第二依义不依语。 佛的经典,是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但不能执著于这个语言文字,...
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一日,摩诃迦旃延尊者与众多比丘们聚集在婆罗那乌泥池畔的食堂中,一起缝制僧衣...
佛陀住世时,经常开示弟子修行要福慧双修,才可有成就。如果只修福或只修慧,便偏离正道,不能福慧圆满。 曾有师兄...过去,在罗阅只国外五百里处有一座山,山中住着一户人家,男女老少共有一百二十二人。他们以打猎为生,过着穿皮吃肉...
【我(们)拥有什么?】 今天,来到新加坡这个地方,看到这么壮观的场面,由此可以知道诸位都很虔诚,对佛法都很有...
有这么一位佛教僧人:从2009年7月起,他在广州、佛山、顺德、东莞、深圳、梧州、郑州、海口、三亚、福州、厦门、杭...
邪气
【佛光大辞典】
上篇:防护律仪 | 下篇:邪因邪果 |
全一卷。明代费隐通容撰。桂王永历八年(1654)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九册。由于青原下之曹洞宗诸师作明宗正讹、摘...
减劫
十二缘生
风光可爱
金筹
妙法莲华经
离苦
三止
见
穿井
十虑
密号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摄取大量蔬果,能增强记忆力

四依法之「依义不依语」

长者不在于年迈耆老,而在于修行的成就

学佛人既要修福也要修慧
慈心不杀 世世无患

慧律法师《佛教与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