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梵文四十二字之首末二字,阿字为首,荼字为末。华严、般若经等以此四十二字作观字义法门,每一字皆有其特殊之佛法意义。其中,阿字为 (a),即一切法初不生之义;荼字为 (dha),即入诸法边竟处,不终不生之义。又南岳慧思撰四十二字门释二卷,将四十二字与大乘菩萨修行之四十二阶位相配列,前四十字次第为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后二字则为等觉位、妙觉位。[大品般若经卷五、旧华严经卷五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八] p279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八三昧之一。譬如师子之搏鹿,自在戏乐,佛亦入此三昧,回转此地,使六反震动,故名师子游戏三昧。又佛名人...(杂名)十王之眷属也。焰魔供次第曰:可别供焰罗王五道将军,即得削死籍付生籍。...又作狮弦。以狮子之筋为乐弦,奏之则余弦悉绝;以比喻菩提心灭绝其余之小功德。[新华严经卷七十八] p4096...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三缘:一、是四药,二、辄自取,三、食咽。犯。”(戒疏记卷一四·六七·一一)...清净之财物。非就财物之净、不净而言,系指使用者若远离贪欲所得之财,即称为净财。此语一般多用于指檀越等净信所布...观门次第,从粗至细,总有五重: 一、遣虚存实识 谓观遍计所执,唯虚妄起,无体用,应正遣空,情有理无故。观...复有清净世界,非苦谛摄,非业烦恼力所生故,非业烦恼增上所起故,然由大愿清净善根增上所引,此所生处不可思议,唯...(1055~1144)宋代净土宗僧。会稽人,俗姓高。七岁,受业于天华山。受具足戒后,前往苏州,投南屏山神悟处谦之座下...(术语)谓十方众生知觉冥通而打成一片之处也。...(术语)十八道行法中以地界真言师,加持结成修法之净地。...【安】 p0625 瑜伽十一卷三页云:安者:谓离粗重,身心调适性。 二解 如八种断行中说。 三解 如轻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
好,各位,那我们先,既然是今天大家来行这个佛事,特别的殊胜难得。尤其是我本人,可能了解的知道,原来在中国佛学...
业力的转变他都是在死亡到来的时候才算帐的,就像我们一般人说的,腊月三十算总帐。你现在造的业都是先保存,到什么...我们佛教,其实主要就是「结缘」,我们今天拜佛、普佛,就是和药师佛、十方诸佛:现在佛、过去佛、未来佛都结了缘。...
东国重于般若,前代虽翻不能周备,众人更请委翻。然般若部大,京师多务,又人命无常恐难得了,乃请就于玉华宫翻译。...
佛教对人生的解释,它主要依止的理论就是建立因缘观,说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那么为...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于最后一天夜里悟道成佛,此时佛陀以无碍的慧眼,观看这娑婆世界里六道众生的情...
朝拜五台山,不是每个人都能来的,这需要因缘。不管信不信佛,只要来到五台山,我们的身体,一定不会去做无意义的事...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女子绝对不是男子的寄生虫;男子绝对不是女子的牛马。家庭的组织,是双方分工合作的,各有长处...
初阿后荼
【佛光大辞典】
上篇:初金后胎 | 下篇:初展 |
色界之诸天,悉离淫欲而得清净,故名梵天。梵即清净的意思。...
师子游戏三昧
五道将军
师弦
不受食戒犯缘
净财
五重唯识
清净世界
宗利
圆元
地结
安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宏海法师2018天津行开示

佛教的因果思想是「三世两重因果」
学佛要学结缘

玄奘大师译《大般若经》及圆寂事

培养自己心灵的力量
慧眼观六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