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彻见自心之佛性。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大四八·三八六中):“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景德传灯录卷六中邑洪恩条、续传灯录卷十九胜因崇恺条](参阅“见性成佛”2994) p299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1292~1359)元代僧。台州临海人。俗姓屈,字大用。尝从蒙润受天台教观,博通经论,深于禅寂。至正年中居于杭州演...(术语)十乘观法之一。识别观智之通塞,使去塞而就通也。...【执受非执受法】 p1031 瑜伽一百卷十六页云:执受法者:谓诸色法,为心心所之所执持。由托彼故,心心所转;安危事...(术语)三道之一。道者能通之义。惑业苦互相通,从惑起业,从业感苦,从苦复起惑,故云苦道。即三界生死之果报也。...谓极乐净土之十七种庄严。据天亲之净土论,观察弥陀之净土而明二十九种庄严,其中,净土之依报,即器世间清净,有十...【相应加行】 p0837 瑜伽三十一卷六页云:云何名为相应加行?谓若贪行者,应于不净安住其心;若瞋行者,应于慈...全一卷。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集录经论中种种因缘、法义而成,凡六十余条,可作佛教徒修养之指南。梁武帝...二智之一。又作权智。为“实智”之对称。指熟达方便法之智。亦指行善巧方便之智。据大乘义章卷十九载,了知三乘权化...亦名:时施非时施 子题:时施、五利赏劳唯局前安居人、非时施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檀越施衣有二:谓时、非时也。...亦名:过受四月药请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六缘:一、是药请,二、施主限时已定,三、知限,四、过受,...(术语)谓以阿等五字加持身也。金刚界明五相身。胎藏界明五字严身。即身成佛之深极,唯在此观。见秘藏记钞三。...(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阿弥陀佛名号在前面这个依正二报里面,谈正报就介绍阿弥陀佛的内在的功德光明无量,寿命无量,以这两个核心的无量的...
我每天功课不缺,礼佛,诵经,念佛,出了佛堂念珠也抓在手上,自己也以为在修行。一旦境界现前,作功课的清净心便不...我今天来讲什么是禅宗的法门?禅宗有所谓顿和渐两种法门,而且永远争论不休。什么叫顿?什么叫渐?顿是不立文字、不...第一、孝亲 百善孝为先,所以孝亲为修福第一要务,人间第一福德。文昌帝君曾作《元旦劝孝文》称孝为人间第一事,舍...
鬼神为什么能知道呢?佛门中云:鬼神有五通,即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李炳南居士曾开示说:神鬼...
为什么佛陀敢施设方便?往下看就知道了,佛陀他非常有把握的。再看开权显实,看第二段。 又云:声闻若菩萨,闻我所...
汝兄立田,天姿甚好,惜其未学。然已大半辈子过了,无可成就,只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彼妄想甚大,欲一年两年修行...
【原文】 唐道积,蜀人,住益州福感寺。性慈仁,有疠疾者洞烂,秽气郁勃,闻者掩鼻。积为之供给,身心不二;或同器...
见性
【佛光大辞典】
上篇:见取见 | 下篇:见性成佛 |
【正勤】 p049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一页云:复言:世尊!云何正勤?世尊告曰:于上解脱,欲乐为依;发勤精进,...
必才
识通塞
执受非执受法
苦道
十七种庄严
相应加行
三慧经
方便智
檀越施衣
过限药请戒犯缘
五字严身观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名号就是无尽藏,要如何去开采呢

一边挣扎,一边念佛
圣严法师《禅宗的顿渐法门》
培福修福的十个法门

人类一思考,鬼神就知道

佛法的力量不会消失掉,它会不断引导你

欲报父母恩,应当一心念佛,代父母忏悔业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