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宋代临济宗汾阳善昭禅师开示学人,身为师家所须具备之十种智。反之,若不具此十智,则难辨认是非、邪正、缁素等,亦难为人天眼目,即如鸟折翼、如弓断弦,难以发挥本性及作用。十智即:(一)同一质,即学人与师家融成一体,且各尽本分。(二)同大事,即师家常置佛法大事于念头,以解答学人之疑,而宣演佛法。(三)总同参,即师家具有令森罗万象一切皆归依佛法之力量。(四)同真智,即师家持有真实之智慧,认识如巨海入毛孔、芥子纳须弥山等超越思量之世界。(五)同遍普,即师家须彻知,了悟佛道一事并非明了特别之世界,而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之事物,如土、石等中,亦皆为佛法之所在。(六)同具足,即师家明了人人本具之佛性。(七)同得失,即师家能明辨“得此失彼,得彼失此”之得失关系。(八)同生杀,即学人与师家当有如生死与共之密切关系。(九)同音吼,学人与师家之说法如一,皆为开演佛法。(十)同得入,师家与学人之关系如山门骑佛殿,泯绝一切之对待,而悉皆成佛。[人天眼目卷一] p298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名)药师十二神将之眷属也。药师经曰: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萨遮尼干】 此云离系,自我饿外道。尼干,亦翻不系,拔发露形,无所贮畜。...(物名)一段高者,有导师所登之高座。有说法者所登之高座。又法华会等之大会,其左右有讲师之高座。...【逾缮那等量】 p1388 俱舍论十二卷一页云:今且辩前逾缮那等。论曰:极微为初,指节为后,应知后后,皆七倍增。谓...(物名)一寺公用之印鉴也。毗奈耶杂事一曰:佛言:凡印有二:一是大众二是私物。若大众印可刻转法轮印像,两边安鹿...谓当前五识现起时,意识一定随同俱起。...梵名 Satyasiddhi-?āstra。凡十六卷,或二十卷。又作诚实论。诃梨跋摩(梵 Harivarman)着,鸠摩罗什于姚秦弘始十...日本佛教用语。又称瓦经。埋经之一种。即刻佛经文字于瓦面,为留传后世而埋置土中者,有令法久住之意。 p5551...(术语)密教之释例分二门,一浅略释,世间通途之释义也。二深秘释,诠密教深理之释义也。深秘释中更分三重之浅深,...据华严经疏卷二载,依众生成佛种性之不同,而分为五,即:(一)不定性半成佛,不定性指根性不定。谓不定性者若近声闻...(术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汝若欲了了识无所住心时,正坐之时但知心,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过去事...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
原文: 野狐黑夜入厨房,饱食睡去。天明不能逃窜,乃佯死而待人弃去。未几,果有欲弃之者。一人曰:狐尾甚佳,待我...
问: 请问法师,现在信佛的人大多是以净土为最终的归宿,可是念佛者很多,而往生者却很少,这不是与万修万人去的净...夫妻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常受疾病的侵袭,或于神明降鉴之期,淫污冒渎,而阴遭削禄减年...
念佛也要明了自心,这些都是作为上品往生的开示,这种要求是比较高的。觉明妙行菩萨就问达本达本就是原来那个好丹术...
靠持戒很难解决生死问题的,这个时代靠戒律很难断见思惑。宋代有一位,是一个律宗的祖师,他叫灵芝元照律师,早年他...
《楞严经》把我们一念心性的体用做一个说明,如来藏简单说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含藏真实的一面,也含藏虚妄的一面,...两个穷困的男孩,在城市和乡间挨家挨户乞食维生。其中一个男孩出生时就瞎了,另一个男孩协助照顾他,两人就以这种方...
最近新加坡《联合早报》报导了这样一则新闻:伊朗一个杀人犯被带上绞刑台,行刑的绳子已套上他的颈项,不料受害人母...
汾阳十智同真
【佛光大辞典】
上篇:汾阳十八问 | 下篇:汾阳三句 |
(人名)长者名。昔有五比丘共入山行道。时相语曰:此中一人行乞食,他四人专行道。一比丘许之,往至世间,劝诸檀越...
七千夜叉
萨遮尼干
高座
逾缮那等量
大众印
五俱意识
成实论
经瓦
浅略释
五性成佛
心无所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这只野狐到底聪明在哪里

【推荐】现在是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吗
夫妻闺房之礼的戒忌和求子之道

想要明心,这句名号就是佛心

求生净土的灵芝元照律师

本来什么都没有,只是循业发现而已
弯曲的牛奶布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