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sattva,巴利语 satta。音译萨埵。意译有情、众生。即指含有心识之有情众生。指一切生物。又作含灵、含生、含类、含情、禀识。以一切众生皆有心识,故称含识;此总摄六道之有情众生。四十华严卷二(大一○·六七○中):“普转妙法轮,利益诸含识。”大宝积经卷三十七(大一一·二一五中):“假使三界诸含灵,一切变成声闻众。”[俱舍论卷十二、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四之一] p283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禅林用语。又作依草附叶。本指人死后生缘未定之际,精灵无法独立自存,必须依附草木而住。禅宗转指学者为语言文字所...(杂语)涅槃经疏十一曰:和阇梨翻修治心。按此释非也。和阇梨为和尚阿阇梨之略名。...【二障】 又作二碍,即烦恼障与所知障。这是唯识学上对贪、嗔、痴等诸惑,就其能障碍成就佛果的作用所作的分类。烦...(名数)色界之四禅天与无色界之四空处也。...【波吒厘】 西域记云:旧云巴连弗邑,讹也。谓女楈(私吕切,又音胥)树也。...【螺画之行】 p1405 大毗婆沙论六十六卷十一页云:问:螺画之行,其义云何?尊者世友,作是说:昔此洲内,有二仙人...(经名)此经说比丘之行,不可如獭,乃至如乌鸟,应如猩猩之喻。摄于中阿含经十三。...圆满顿足之意,即一切圆满无缺。以圆满具足之心,立地可达悟界,即可顿速成佛。故有“圆顿一乘”、“圆顿止观”等名...(术语)上德之人也。佛家谓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故名上人。晋时称释子多曰道人。至鲍明远始有秋日示休上...指三乘人离诸烦恼的清净智,此智有断惑证真的功用。...密教以烦恼本无而直下观达净菩提心之功德,称为功德断。系显教“过患断”之对称。显教以断除烦恼过患为证佛果之说,...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在修道当中应如蕅益大师所说:应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修道,大丈夫要用勇猛精进的心来...曹山本寂禅师的《语录》记载:一次,有僧问曹山:我通身都是病,请您老人家替我医病。曹山禅师回答说:我不医。僧又...
出家要在大丛林人多的地方,不要只有三五个人。人多才有坏的可参,那些坏的人,才是我们的指路者,这样才会进步。祖...
问: 请问第五条戒,酤酒戒当中提到药酒不犯,但生活中常以米酒入菜,吃了以后是否犯戒?又冬天煮的素的烧酒鸡可以...有人在禅七中不断地哭泣而无法打坐,他说:我不能打坐,我要回家了! 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像我这么坏的人还能修行...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位年近八十岁的婆罗门,他虽家财万贯,却顽固闇昧,悭贪成性,不肯布施,难以教化,既不...
在你们每一个人里面都已经有着财宝,但你们必须身体力行,尽最大的努力去发掘它,把它挖出来,现在就运用它!在临终...美国一次舆论测验,有一题为你认为人一辈子最重要、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许多人认为,能够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从...
含识
【佛光大辞典】
上篇:含藏器 | 下篇:吟 |
(饮食)正食前后之小食也。小食点空心之义。畷耕录曰:今以早饭前及饭后,午前午后晡时食为点心。唐史郑修为江淮留...
依草附木
和阇梨
二障
八天
波吒厘
螺画之行
乌鸟喻经
圆顿
上人
无漏智
功德断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生和死的四个层次

修行人是境遇愈坏愈好

煮菜时放一点料酒吃了犯酒戒吗
圣严法师《从火坑里跑出来》

生死事大 无常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