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429)梵名 Buddhabhadra。又作佛陀跋陀罗、佛度跋陀罗、佛大跋陀、佛陀跋陀。意译作觉贤、佛贤。五世纪之译经僧。北印度那呵利城人,姓释,为迦维罗卫城甘露饭王之后裔。十七岁出家,修业精勤,博学群经,特精禅、律,后与同参僧伽达多游罽宾,依从佛大先受禅法。后应智严之请,于后秦弘始十年(408)顷入长安,弘传禅术之学,以不习长安世俗,又与罗什门下不合,故与弟子慧观等四十余人离长安,滞留庐山慧远处数年,译出达摩多罗禅经;义熙十一年(415)至建康(今南京),止住道场寺,从事翻译,与法显合译摩诃僧祇律、大般泥洹经,又独译出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等,凡十三部,一二五卷。刘宋元嘉六年示寂,世寿七十一。世称天竺禅师,为庐山十八高贤之一。[出三藏记集卷二、卷三、梁高僧传卷二、卷三、历代三宝纪卷七、华严经传记卷一、佛祖统纪卷二十六、卷三十六、隋书经籍志第四] p273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书名)八卷。清世宗因密云会下有法藏者,背其师旨,逞己臆见,着五宗原,以企后学推尊于己。其徒弘忍,更同恶相济...(杂语)彼此相共交接而点检也。见象器笺十二。...【优婆塞】 肇曰:义名信士男、信士女。净名疏云:此云清净士、清净女。亦云善宿男、善宿女。虽在居家,持五戒...【声闻无学依变化身证无上觉】 p1396 成唯识论八卷十四页云:如有论说:声闻无学,永尽后有;云何能证无上菩提?依...开山立寺始创基业的人。...【安立思择】 p0625 无性释八卷二十一页云:安立思择者:谓从此出,如所通达,为他宣说。是故说名安立思择。...有广狭二义,广义乃泛指所有佛教徒,狭义则指僧侣,意谓释门中之徒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三(大四○·一四一...(术语)四难之一。得闻正法为难也。...日本佛教用语。“体失往生”之对称。体,指五蕴所成之秽体。诸行往生之机,临终时亡失其秽体,始能往生,称为体失往...梵语 pravāranā,巴利语 pavāranā。音译钵剌婆剌拏、钵和罗、钵和兰。旧译自恣。又作随意事。即满足、喜悦之义...【异品】 p1112 因明入正理论云:异品者:谓于是处,无其所立。若有是常;见非所作。如虚空等。如疏三卷二十一页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一个人为什么要修行呢?主要的是训练自己意志坚定,如同制造瓷盘瓦罐,皆需经过火焙日晒,时间愈久,则愈坚固。同样...常常有人说,我们是凡夫呀!那有资格学佛,学佛的人必须有佛骨(善根)奇缘。我们日日为生活养儿育女都来不及了,那...问: 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提得很大,如果我也讲得很大,就空对空了。一般我...生气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用慈悲心或是用智慧来处理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用斗争、强权、愤怒,只能够让人家一时间有...
唐代灵佑禅师,福州长溪人,十五岁出家,十八岁时前往浙江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后着力精研大乘佛法。二十三岁时,他...一、贪淫之人,即使生到六欲天上当天帝,享受色、声、香、味、触这五种欲望的快乐,他的心也像一只偷食的狗一样,经...
佛陀和弟子们们每日托钵乞食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吗?其实托钵乞食是为了给众生一个增长善根的机会,使施主得到大福...
地藏菩萨跟我们娑婆世界特别有缘,依照经文的意思,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就应当得度,可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是这么苦?这...
佛驮跋陀罗
【佛光大辞典】
上篇:佛道无上誓愿成 | 下篇:佛像 |
【三种杂染相应】 p0201 瑜伽二十卷十七页云:此中略有三种杂染相应。一、未调未顺而死,杂染相应。二、死已当堕烦...
拣魔辨异录
交点
优婆塞
声闻无学依变化身证无上觉
开山祖师
安立思择
释侣
闻法难
不体失往生
随意
异品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佛弟子平时自修的几种方法
水多不饮
【推荐】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圣严法师:生气不能解决问题

一丝星火,终成燎原之势
贪淫的十种过患

一钵水使其福运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