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密教修行者本性具足之戒。即行者以净菩提心之体性为戒体,而无需择地造坛,亦不需经由阿阇梨等之师缘即能自然发得之戒,故大日经住心品及大日经疏卷一皆称之为“无为戒”,又谓此戒与“三世无障碍智戒”同体。反之,以三种菩提心为戒体,以四重禁等为戒相,且需择地造坛,并经由阿阇梨等师缘始能成就之戒,则称三昧耶戒。故大日经疏卷十七称此戒为“本性戒”,称三昧耶戒为“制戒”。又此二戒虽于戒体、戒相、作法上彼此迥异,然二者并非别体,而系共为菩提心戒。 p260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或有一业,唯感总报,或有一业,通感总别,并是行支也。顺现受业,别助当业,皆非行支,此皆唯能感别报果也。感当业...又作五百集法、五百出。佛入灭之年,于阿阇世王保护之下,在摩揭陀国王舍城先底槃那波罗山边禅室门边(梵 Vaibhār...(人名)京兆人。玄奘之弟子。偏究律部。慨古人义章,未能尽善,撰四分律开宗记,以大毗婆沙论俱舍论等为宗,弹纠古...(术语)浸染恶气,熏习于他。...豫流果补特伽罗者,谓住见道第十六心剎那位,即此见道,亦名入正性决定,亦名于法现观。问谁于见道最后心位得初果耶...(譬喻)天台以法华六瑞中雨华瑞之小大白赤四华配于四轮四种性四位,小白华当于铜轮习种性十住之开佛知。...因明用语。因明论式中,于“有法”之上具有立(立论者)、敌(问难者)共同认可之义者。如立“声无常”之宗(命题)...(术语)实机之对,当佛说法,正听受其法之对机不现时,则对于其非正所被之机根而说法,此对告众,为权假之机根,故...【无明依七事起】 p1079 瑜伽五十五卷九页云:无明依七事起。一、世事。二、世间安立事。三、运转事。四、最胜事。...又作五百世。为表示长时所用之语。语出五百本生经,该经现已失传。 p1080...指佛之五种菩提。菩萨发心之后,须经五阶始得无上菩提,故称五菩提。即:(一)发心菩提,在无量生死之中,为阿耨多罗...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问: 在家里只供一尊阿弥陀佛还是供西方三圣? 大安法师答: 如果供西方三圣像的话,当然会更好一些,因为临命终时...
《楞严经》卷六载,观世音菩萨闻熏闻修,以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问: 有位出家人问马祖禅师一个佛法上的问题,马祖说他很累,叫他去问智藏禅师,智藏说他头痛,叫他去请教他的师兄...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说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道理就是诸法因缘生。生命的确是遵循着一...
一个人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成佛之后,所谓心转则一切转,内心转凡成圣以后,整个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整个无情的大...问: 在寺院中,如果我们知道某些出家僧人是破戒之人(包括不正见的邪师),我们能不能单独顶礼他,单独供养他?有...当你在做义工时,得到的不一定都是赞美,很可能也会听到批评的声音,说:这个人做事怎么笨手笨脚的? 这时候你应当...
每一个法门的修行都是以信心为根本,站在净土法门的角度你要生起三种信心:一、弥陀大愿力:佛力不可思义,你要对弥...
住无为戒
【佛光大辞典】
上篇:住相 | 下篇:住无戏论执金刚 |
(名数)依罪之轻重,次第遮难,细别遮罪,虽有十六种,然正向受者质问时,于十六遮中,合衣钵为一,合父母为一,合...
行支
五百结集
怀素
染习
预流向补特伽罗
十住小白华位
因体
权机
无明依七事起
五百生
五菩提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安法师:只供一尊阿弥陀佛还是供西方三圣

观音菩萨能令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
藏头白、海头黑

生命中没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现的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成佛不能分内外
知道某出家僧人是破戒(破见)之人,能不能单独顶礼供养
圣严法师《我正在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