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平房山县西南石经山麓。旧有东峪、西峪二寺,均为隋唐之建筑。后东寺废毁,西寺独存,构筑宏伟,佛塔庄严,据传其下有石板佛经。明代改名西域寺,清代初年超古、僧广二大师相继住持,益见昌盛,并改称西域云居禅林。惟民国以来,屡经兵火,久已衰废。 p258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传说)言李老聃死后生于天竺为佛也。后汉书襄楷传曰: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声闻】 p1392 瑜伽八十二卷十六页云:从他听闻正法音声,又能令他闻正法声;故曰声闻。...称名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称名念佛是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观想念佛有二种,一种是观想佛的塑画像,名观像念,...指庄严净土之七宝,此七宝柔软如草,触者能生胜乐,故称宝性功德草。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谓(大二六·二三○下)...(术语)五种供养之一。真言观行要览曰:苏悉经二(献食品)曰:略说献食,应用团根、长根、诸果、酥饼、油饼、诸羹...(杂名)佛菩萨圣众之会处,即净土也。般舟赞曰:一念之间入佛会。...属小乘之律藏。又作小乘毗尼、声闻律藏。即四分律等诸律;相对于梵网经、菩萨地持经等之大乘律。盖小乘律自古有五部...又作学问僧。其义有二:(一)指研究佛教之僧侣。(二)指有学问之僧侣。 p6217...【清净鲜白】 p0959 瑜伽十二巻十七页云:清净心者:谓与舍念清净相应。超过下地诸灾患故。鲜白者:谓性是善。自地...(术语)四无明之一。无明烦恼也。无明烦恼,常随逐众生,眠伏于第八识中,故名。...乃陈述由缘所生十物之句。出自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即:(一)幻,幻术师所作之种种相貌。(二)阳焰,热、空、尘等因缘和...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
为了找到平静,我们已下定决心成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弥。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佛陀说,真正的平静并不远--它...央视著名记者白岩松曾经采访过圣严法师。让他记忆犹新的是一句圣严法师说的要感谢接受过你施舍的人! 禅宗讲的是悟...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中观四百论 偈颂直解: 若观察时,对于不随顺自己的孩子,则...从前,有一位很有修为的居士。有一次,他到一所有名的禅院去拜访一位禅师。与禅师见面之后,他们的谈话非常投机,不...
净土法门唯佛与佛方能究尽,九法界众生靠自己的能力是不能相信、不能理解的。 既然是佛果地上的境界,所以我们弘扬...
一声磬响,烦恼顿息。我与弥陀,是二是一? 也许有些人和我们一墙之隔,却不知道推开门进来又是一番天地。 念佛之前...经文: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
这个五戒的问题,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增长罪业,第二个破坏善根。增长罪业,它的问题来自于这种业力的辗转增盛。因为...
西域寺
【佛光大辞典】
上篇:西域中华海东佛祖源流 | 下篇:西域佛教 |
(术语)如来之大智与大悲也。加以大定为三德。...
老子化胡
声闻
三种念佛
宝性功德草
饮食供养
佛会
小乘律
学僧
清净鲜白
随眠无明
十缘生句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圣严法师《要感谢接受过你施舍的人》

是爱,还是交易?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处事方式

弘扬净土法门的一个重要原则

【推荐】不管念佛与否都希望你抓紧时间
正如法师《放逸能使生命堕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