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日人赖觉摘抄圆珍所著之行历记而成。内容记述圆珍于大中五年至贞观元年(851~859),来唐、返日期间之旅行见闻,为一重要史料。此书收在智证大师全集(收于大日本佛教全书),原本藏于日本石山寺。 p256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是亦观十二支中后十一支之闻思修三慧有漏智也。十一支各有七智,故合为七十七智。七智者,先于未来之老死一...(术语)十二入之一。耳根也,耳根与声境涉入,故曰入。新译曰耳处。...【缘五事境舍恶分别】 p1305 瑜伽七十二卷十五页云:问:缘相为境,当言能舍已生未生恶不善法?当言不能舍耶?答:...三身是法身、报身、应身,三德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以上两者互相配对,则法身是法身之德,报身是般若之德,应...【自在常住能生世间不得成立】 p0604 显扬十四卷十八页云:复次亦无自在体性常住,能生世间。何以故?颂曰:功...朝鲜高丽王朝所开版之大藏经。又称高丽本、高丽藏、丽本、鲜本。分为:(一)初雕本,相传系高丽显宗二年(1011)所开...(流派)又作般罗若底婆拖部Prajaptivādināh,译曰说假部。...即围绕三千大千世界之大铁山。据彰所知论卷上器世界品载,以阎浮提等四大洲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梵名 Gautamī,巴利名 Gotamī。即佛陀之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亦为释种中一般女子之通称。又作乔答弥、俱昙弥、瞿昙...【无明有因老死有果】 p1089 大毗婆沙论二十四卷四页云:问:无明为有因不?老死为有果不?设尔;何失。若有者:缘...【爱敬】 p1201 大毗婆沙论二十九卷十三页云:云何爱敬?答:如有一类、于佛、法、僧,亲教、轨范,及余随一有智尊...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我们要心存感恩,这个特别重要!今天的人爱怨天尤人,包括刚才讲的嫉妒。一嫉妒,就会引发不满;不满的背后,就是抱...
歌坛常青树蔡琴在查出自己患有肿瘤后,列出家中所有的东西,一一写明该送的人。她说自己从不知道家里居然有这么多的...(一) 1.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知恩报恩为先,利人便是利己。 3.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 4.慈悲没有敌人...
持戒要老实相信,不能要信又好像不信 (一)老实人持戒,会觉得更轻松、更省事、又不疲劳。因为老实人看到佛戒说要这...
第一段讲 静中修 。早晚于佛前随分随力,礼拜持念,回向发愿。或者是早课,或者是晚课,在佛前随分随力,随你有多少...白居易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自称香山居士。唐朝文人中,白居易与佛教僧侣往来最为密切。《五灯...
【原文】 一人问:释迦如来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佛具如是神力,何不即变此娑婆土石诸山秽恶充满之处,便成七...
【原文】 如来悯念众生自力了脱之难,于是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
行历抄
【佛光大辞典】
上篇:行树 | 下篇:行证 |
【三因恭敬听法】 p0207 瑜伽八十二卷一页云:三因者恭敬听法,能令众生,舍恶趣故,得善趣故,速能引摄涅槃因故。...
七十七智
耳入
缘五事境舍恶分别
三身三德
自在常住能生世间不得成立
丽藏
钵蜡若帝婆那那部
大铁围山
憍昙弥
无明有因老死有果
爱敬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感恩所有成就你的人

换取一时的荣华富贵,你认为值得吗
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为什么有些人持戒持得很辛苦

把佛号当做本命元辰
白居易与佛教之因缘

真心求净土者,勿忧临终之退悔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