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假名世间、众生世间、众生世。为三种世间之一。指能居之正报;亦即指五阴所成之一切众生。据摩诃止观卷五上载,五阴世间有十种不同,众生若招感之,则亦有十种之别;如有三途之罪苦众生、人天之受乐众生、无漏之真圣众生、慈悲之大士众生、常住之尊极众生等分别。又善见律毗婆沙卷四,将众生世间分为常、无常二种;俱舍论卷八、卷九、卷十,则明示有情世间之生、住、异、灭等现象。另依华严经文义纲目将众生世间分为同生众、异生众二类。此外,往生论中举出,净土之众生世间清净,有八种庄严佛功德成就,及四种庄严菩萨功德成就。[出曜经卷二十四、大智度论卷四十七、往生论注卷上、大乘义章卷六](参阅“三种世间”649) p244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有行相】 p0541 俱舍论四卷十三页云:谓心心所,皆名有行相。卽于所缘品类差别,等起行相故。...(书名)十卷,明蕅益大师随讲随录以成之。凡遇论文中蹇涩之处,则旁书数字以充畅其义。故阅者较易领会。...【胜处】 p1101 瑜伽十二卷七页云:复次先已修治作意胜解,后方能起胜知胜见;故名胜处。此胜当知复有五种。一、形...(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明十善十恶之果报,兼说饮酒有三十六失。...【持瑜伽力】 p0849 瑜伽二十八卷六页云:云何持瑜伽力?谓二因缘,能令获得持瑜伽力。一者、本性是利根故,二...(地名)山名。译作天台。善见律第七。见翻梵语。梵Devakūṭa。...(植物)生妙衣之树。在忉利天之喜见城。瑜伽论四曰:复有衣树,从此出生种种妙衣。其衣细软,妙色鲜洁,杂彩间饰。...(地名)Hidda,北印度那揭罗曷国都府之名。一曰佛头骨城。以有佛之顶骨而有名。...(术语)六根之一。梵语,揭逻拏。译言鼻。生鼻识之所依为鼻根。义林章三本曰:鼻者能嗅义,梵云揭罗拏,此云能嗅。...上句以金刚童子之怒目,形容人之威势;下句以菩萨之慈祥容貌,形容人之慈善。金刚现怒目身以降伏恶人,菩萨则现慈眉...【王顾恋善法】 p0380 瑜伽六十一卷六页云:云何名王顾恋善法?谓有国王、信知他世。由信知故;便于当来净不净业爱...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
这个直下承当在禅宗里面是很强调的。因为我们习惯跟妄想在一起,就像一个人已经习惯了一天到晚去跟人家乞求,认为自...
妄心它没有自体,那怎么摄呢?妄本无体,云何可摄?他就解释说,断除妄心主要就是不取,就是我们说的要不随妄转的意...
一、念佛须明真理 生死何来?因有妄念;欲了生死,须断妄念。怎断妄念?莫如念佛,念佛者:以一念而制多念,以净念...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再美丽的人也有些地方缺憾,若是十全十美就变成了天仙仙女了。心里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再...今天谈的题目是临终助念往生。学佛的人特别是修净土的人,都希望临终能够念佛往生。那么要怎样才能作到呢?就不能不...从现象上来讲,从缘起上来讲,就是因为我们以前没有修身口意,所以现在要修理修理你的嘴巴,随便说话不可以,你要加...
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佛教判断真理的标准,也是佛教区别于其它宗教、哲学的重要理论。不过,作为一种学说体...
为什么有生死轮回?其实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我们本来是清净本然,我们内心当中本来没有烦恼,本来没有罪业,本来没...
有情世间
【佛光大辞典】
上篇:有情 | 下篇:有情数 |
(经名)以上三部再加佛说大宇贺神功德辩才天经一卷,佛说大辩才天女秘密陀罗尼经一卷,谓之五本经,亦皆杜撰者。...
有行相
唯识心要
胜处
分别善恶所起经
持瑜伽力
提婆俱吒
衣树
醯罗城
鼻根
金刚怒目菩萨低眉
王顾恋善法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摩尼宝珠其实就在你内心当中

这个就是断除淫机的方法

律航法师《持名念佛要义十则》
为妇换鼻
昌臻法师《临终助念往生》
定时定量定课坚持不断

「无我」的定义及其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