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sabhāga-hetu。又作自分因、自种因。旧译作习因。乃六因之一。指过去及现在一切有为法,以同类相似之法为因,而引致等流果者。如以前念之善心为因,而后念之善心又起善业;以前念之恶心为因,而后念之恶心又起恶业,如是以各自同类之法为同类法之因。又俱舍论卷六(大二九·三一上):“同类因者,谓相似法与相似法为同类因,谓善五蕴与善五蕴展转相望为同类因,染污与染污,无记与无记;五蕴相望,应知亦尔。”若未来法,则未起作用,无引果之义,故不成为因。此外,于见、修、无学之三道,钝根之道为钝及利根之道之因,利根之道为利根之道之因,此即以“等”与“胜”之法为同类因。[大毗婆沙论卷十七、卷十八、顺正理论卷十五、俱舍论光记卷六] p225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观十二因缘觉悟真空之理之教法。三乘之一。...谓焚香与燃灯。释惠洪之诗:“一室香灯梦寝余。”谢枋得之圆峰道院祠堂记:“朔望有斋馔,晨夕有香灯,如士大夫之奉...(名数)一音声念诵,发声念诵也。二金刚念诵,合口动舌默诵也。三三摩地念诵,住于定心而观真言之文字也。四真实念...全一卷。全名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又作临济义玄禅师语录。唐代三圣慧然编集。为临济宗之祖临济义玄法语之集录,临...《入菩萨行论》,是说明菩萨如何修行的要典。中国西藏佛教前弘期,曾由印度一切智天同西藏吉祥积,依据迦湿弥罗国本...亦名:误作吉罗犯相、误作吉罗犯相 子题:真出家人无时忘念、误心迷忘有二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明误作。先出其相...【变化身】 p1464 摄论三卷十四页云:变化身者:亦依法身。从睹史多天宫现没、受生、受欲,逾城出家,往外道所,修...(名数)毗沙门天王随从之五童子。禅尼只,独键,那吒,鸠跋罗。甘露也。...法会及修法之际,于佛前申诉其愿望与目的而乞请三宝照鉴,称为表白。又作启白。若行于法会之始,则称开白、开启。据...(术语)如来三密入于我,我三业入于如来,即如来之三密与众生之三业彼此相应互入,因而具足一切诸佛之功德于吾身也...(一)梵语 astiva-ni?rita,巴利语 atthitā。指执著于有之偏见。又作常见。即妄执世间万物皆具有恒常不变的实体之见...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为什么我们读经典?就是借教观心!一个修行人,什么叫做静坐、修观?就是你跟你自己沟通,你必须跟你深层的自我意识...施比受更快乐!我们办公室的庞老师说过不止一次,因为她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从她脸上如春花般灿烂的笑容就能看出。每...有兄弟俩,一起外出经商。然而,在半途遭遇了恶人,他俩身上的钱财被洗劫一空。前程灰暗,归途遥遥,兄弟俩人绝望至...
【经典介绍】 《增一阿含经》,东晋僧伽提婆译,51卷。因经文按法数顺序相次编纂而得名。此经主要记述佛陀及其弟子...
一、信心,要信三宝、信因果,信法的不可思议。 二、因果心,有信心以后,就要断恶修善,了解因果、深信因果。 三、...为什么佛告诉人,包括自己修行,要少欲知足?少欲知足,他就减少很多造恶业的心理;他贪求无厌,就没有办法减少。那...
佛陀一开始用中道的实相,对我们一个烦恼粗重的人来说是不适合的,就是我们没办法做到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人们通常会用官衔和才能来衡量男人的品级,用相貌和气质品评女人的品级,却很少有人去思量心灵的品级。心是有品级的...
同类因
【佛光大辞典】
上篇:同归教 | 下篇:同类助业 |
【上品世间律仪】 p0232 瑜伽九十一卷十二页云:由此为依,获得四种作意所摄九相心住。当知如前声闻地说。由得此故...
缘觉乘
香灯
四种念诵
临济录
入菩萨行论
突吉罗罪误心犯相
变化身
毗沙门五童子
表白
入我我入
有见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施比受更快乐
要选择希望还是绝望

承事礼佛能得五种功德

佛法的修行,要有这九种心
少欲知足,就少造了很多恶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