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宗镜录卷四十九载,阿赖耶识变现根身、器界等相,依共业、不共业之所感,可分为四种,即:(一)不共中不共变,如眼等五根之胜义根,乃自己第八识中最初之一念,于托生时变现,称为不共变;而出生之后,此等根亦唯自己受用,故称不共中不共变。又如眼识唯依眼根而发,乃至身识唯依身根而发,彼此不相混杂,此为不共中不共变。(二)不共中共变,如五根之扶尘根,初唯自己之第八识所变现,称为不共变;然出生之后,他人亦可缘而受用,故称为共,此为不共中共变。(三)共中共变,如山河、大地等,由多人之识共同变现,称为共变;而己与一切人共同用之,此为共中共变。(四)共中不共变,如山河、大地等共变中,自己之田宅不与人共用;又如一水,人见是水,然饿鬼见之则是猛火、脓血等物,此为共中不共变。 p219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谓閑法律。固正断者。此执理众。聚集现前。同检问时。名对执理。...指密教胎藏修法中,所结诵之大慧刀等二十五印明,为遍知院所摄。此会乃阐明胎藏界十三大会修行得果之义,以此等印明...【方便善巧四种】 p0376 杂集论十四卷十七页云:方便善巧者、略有四种。一、成熟有情善巧。二、圆满佛法善巧。三、...(术语)佛为人中之师子,故佛之所坐,总名师子座。如帝王之座谓为龙座也。智度论七曰:是号名师子,非实师子也,佛...亦名:浴室造立五功德 行事钞·钵器制听篇:“增一云,告诸四众,造浴室五功德,除风、差病、去尘垢、身轻便、得肥...亦名:使非亲织戒开缘、自乞缕使非亲织戒开缘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不犯者,二俱亲里;若自织作钵囊、革屣囊、...【异熟未熟业】 p1116 瑜伽九卷六页云:异熟未熟业者:谓未与果业。...【阿罗汉非善士趣】 p0780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五卷七页云:问:何故阿罗汉非善士趣?答:亦应说阿罗汉为善士趣...(一)至佛果之六行。指六度之行。即十信行、十住行、十行行、十回向行、十地行、等觉行。[金刚三昧经、性灵集卷八]...(天名)三光天之一。星天也。即明星是。谓为虚空藏菩萨之化现云。法华文句曰:普光是明星天子,虚空藏应作。嘉祥法...(譬喻)譬涅槃以城也。智度论三曰:能到甘露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问: 末学是受过五戒的佛弟子,想去学习国学,做个国学老师,这样做算不算学习外道经典呢? 大安法师答: 这个没有...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是中能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形像...本焕长老圆寂前见到的最后一位居士是谁?他就是跟随本老十年之久的大居士唐玉。他在目睹了本老存世的最后时刻后,更...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一位行者到寺庙中拜谒在这里修行的禅师,希望禅师能够解开他心中的疑惑。 行者问道: 禅师,人的欲望是什么? 禅师看...
问: 师父您好!关于权法、实法的操作,弟子这边再具体问一些生活上面操作的细节。我们凡夫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受到业...
凡人即将死亡,乃生命中最为微弱时刻,许多临终者面对死亡不知所措,此时助其正念,指引其焦虑迷茫的心灵回归本来清...问: 学佛者应该如何防止过失呢? 慧广法师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佛者亦是。但应时刻具足三心,时刻反思自己...
共不共四变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共不共 | 下篇:共不定过 |
【毗钵舍那】 梵语 vipacyana,是‘观’之义;即以寂静之慧,观察六根、六尘内外诸法,使三昧成就而进趣菩提之修法...
对执理
如来身会
方便善巧四种
师子座
造浴室五功德
乞缕使非亲织师戒开缘
异熟未熟业
阿罗汉非善士趣
六行
普光天子
甘露城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做国学老师,算不算学习外道经典呢

你供养地藏菩萨像,出入都有护法神护你
百岁本老与一位幼童的传奇因缘

尽管地藏菩萨威神大,但很多人无缘
欲望是累赘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起起伏伏,如何来对治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