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用语。因明中区分自性与差别之三种标准之一。先,先前之意,即指宗(命题)之前陈(主词);后,指后陈(述词)。前陈居宗体之前,其前并未有待其论述分别之法,故称自性;后陈居宗体之后,其前以有前陈正待其述明特色,故称差别。例如于“金刚石可燃(宗),炭素物之故(因)”之论式中,“金刚石”为前陈,于其前并无可待论述分别之法;“可燃”为后陈,仅“金刚石”一语不具思想意味,须联贯“可燃”之后陈,方能表现宗之特色,而构成论诤之必要。[因明学(虞愚)、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陈大齐)](参阅“体”6928) p218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谓端正严肃己心与意念,即制止贪瞋痴三毒而不作众恶。与“端心正行”同义。据无量寿经卷下载,佛陀谓弥勒菩萨等能于...为法身菩萨三施之一。又作供养恭敬施。即对他人信心清净,恭敬礼拜等。大智度论卷十二(大二五·一四七上):“恭敬...(故事)室罗城有一狂人曰演若达多。某日朝,以镜照面,于镜中得见头中眉目而喜。还观己,不得见己头中眉目,因大瞋...【八位】 p0067 瑜伽二卷十九页云:云何八位?谓处胎位、出生位、婴孩位、童子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耄熟位...(经名)二卷,失译。记那先比丘之生缘及与国王弥兰陀之问答。巴Milinda-paṅha。...又作邪命说法。即心存染污,为名闻利养等而说法,又不善解教法之理趣而说之。佛藏经卷中净法品列举不净说法者之五种...即想阴、想蕴。为五妄想之一。众生之色身为实质,念虑为虚情,虚实迥异,而能相使相应,系由想融合之故。又心生虚想...谓贪、瞋、痴、慢、疑、见等六种根本烦恼,此乃俱舍家之说。随眠即根本烦恼之异称,根本烦恼随逐有情,行相微细,故...【犯已还出】 p0522 瑜伽四十一卷十九页云:是诸菩萨,从他正受戒律仪已;由善清净求学意乐,菩提意乐,饶益一切有...一切色法只有地水火风四大,四大之外,无第五大,第五大者,有名无实的意思。...(物名)铁钵也。比丘之食器。梵语,钵多罗Pātra,译曰应器。又曰应量器。谓应法之食器也。又应受人供养者所用之食...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正修当中有一个偈颂,先看一个偈颂。 《行论》云:恶有情如空,非能尽降伏,惟催此忿心,如破一切敌。 《入菩萨行论...
根据百科全书对婚姻的定义,是一男一女彼此相爱,并愿意在法律的约束和保障下,长相厮守,至死方休。这包括感情与肉...
问: 什么叫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安法师答: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大乘的佛果。怎么才能不...南北朝时的高僧僧达法师,曾受到当时四个皇帝的礼遇,名震一时。 僧达法师十五岁出家,以听人讲经和自己修持为日常...
闻具足,就是听闻正法。就是以你们那种好乐心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 这个听闻正法你们不要拣择说,一定指定某个人...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并诸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
现报 就是我这一世行善或者作恶,就我这个业报身去做,但做的呢,由于这个业力很大,它感的时间很短,今生就接受了...1.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
先后对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先陀婆 | 下篇:先陈 |
亦名:不非时食戒开缘、过午不食戒开缘、不过中食戒开缘 子题:罽尼、吐下药、[口*见]、黑石蜜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
端心正意
恭敬施
演若多之头
八位
那先比丘经
不净说法
融通妄想
六随眠
犯已还出
第五大
应器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能够调伏自己,就战胜了所有的外境

邪淫给家庭社会带来的惨痛教训

什么叫「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梁武帝说法七昼夜的僧达法师

要以法相见,不能以情相牵

念佛的十种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