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禅林中,禅师为门弟大众等开示宗要,称为示众。又作垂语、垂示。六祖坛经定慧品(大四八·三五二下):“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诸经录中有关“示众”一词,以本经所载为最早。[禅林宝训卷三、临济义玄禅师语录、禅林象器笺垂说门](参阅“垂示”3128) p214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多闻比丘和寡浅比丘。多闻比丘是指闻诵经典虽多但是很少修行的比丘;寡浅比丘是指读诵经典虽少但是很注重修行的比丘...指问难、异义之气势。法华文句记卷十下(大三四·三五○中):“近见秀公法华圆镜,广立难势,不越先规;今攒旧闻,...(佛名)Kanakamuni,又作羯诺迦牟尼。佛名。旧称拘那含牟尼。译曰金寂,金仙人。贤劫中之第二佛。过去七佛中之第五...(譬喻)以病床譬三界之苦处。智度论七十一曰:从三界床起,我当作佛。...佛为救度众生而变现种种形相之身,变现为佛形者,称为应身;变现为异形者,称为化身。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列举出四种化...【量】 量的诠释有广狭二义,狭义而言,量是认识,是知识,亦是测量之意。量有量果,即认识作用的结果。亦可说是知...(物名)天竺皆用筹,支那僧多依竺法,又间有用纸者。...出自七佛八菩萨神咒经卷一。七佛为维卫佛、式佛、随叶佛、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与释迦牟尼佛,八菩萨为文...(术语)台家所立三种观门之一。非初观实相,又非次第由浅至深,无论修何法,过去宿习之所发,豁然开悟,而证实相,...指天亲之净土论。又作往生论。因恐与迦才之净土论名称相混,特称为一论。净土宗所依之经论素称三经一论。 p79...据金光明经卷一载,佛陀之寿命有四种譬喻,即:(一)海滴喻,一切诸水若以滴计,可知其数,而佛陀之寿命不能数之。(...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弥勒信仰 农历正月初一,为弥勒菩萨圣诞,中国佛教徒于当天举行法会庆祝。 弥勒信仰是以未来佛──弥勒菩萨为信仰...
蕅益大师的时代是在明末清初,他是我们莲宗的九祖,也是整个中国佛教史上非常杰出的一位祖师。他有一个字号就叫做西...问: 怎样才能做到临命终往生有把握? 慧律法师答: 第一,念佛念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依然能够忆佛念佛,所有的梦境...
【原文】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若泛泛然无所分别,一目视之,则主亦非主矣。准提大...
将佛法融于生活可以从小的事情开始做起。 譬如:早上起床后,如果有佛堂的话,先点香、行礼、虔诚地祈祷佛菩萨等等...有一则故事说,一个穷人与妻子,六个孩子,还有女儿女婿,共同生活在一间小木屋里,局促的居住条件让他感到活不下去...
人们穷尽一生珍爱自己的肉身,抹脂涂膏,百般呵护。同时又对异性美色孜孜追求,不折手段,至死不休。人们对美色的贪...
皈依若干年以后,因缘成熟了,要受持五戒。皈依三宝,只是种善根而已,算为佛教徒,然后你要进一步,你要想这个人身...
示众
【佛光大辞典】
上篇:示现 | 下篇:示道沙门 |
弘扬教法。与“弘教”、“宣教”、“传教”等语同义。法华玄义卷十上(大三三·八○○中、八一二下):“如来布教之...
二种比丘
难势
迦那伽牟尼
三界床
化应身四句
量
厕纸
七佛八菩萨
不定观
一论
佛寿四喻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弥勒法门的介绍

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
怎样做到临命终往生有把握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

如何将佛法融入于生活
处境并不是最糟糕的

对治美色淫欲的《九相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