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生死问题极为重大。即劝人尽快求得解脱。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行由品第一(大四八·三四八上):“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同经中又举出永嘉玄觉之语(大四八·三五七下):“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十九、敕修百丈清规卷二住持章告香条、禅林宝训卷四] p206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佛记弟子双双第一】 p0656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九卷十三页云:问:何故世尊说诸弟子,双双第一?尊者世友说曰...我者自身,我所者身外的事物,即我所有的简称。无我我所是说没有真实的自我,也没有真实的身外之物,一切都是缘生的...梵语 brahma-caryā,巴利语 brahma-cariya。意译净行。即道俗二众所修之清净行为。以梵天断淫欲、离淫欲者,故称梵...指经典。以梵文经典多刻于贝多罗树之树皮或树叶上,故经典称为树经。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拂石年穷,树经无泯。”...(术语)福利之果报也。如六趣中人天之福报。增一阿含经一曰:虽受梵天福,犹不至究竟。百论上曰:福报灭时,离所乐...位于安徽安庆。古称永昌禅寺、古万佛寺。为我国长江沿岸著名古寺之一。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历代均有整修及扩...(杂名)天台之初夜偈曰:白众等听说,初夜无常偈。烦恼深无底,生死海无边。度苦船未立,云何乐睡眠?勇猛能精进,...(一)瞻波,梵名 Campā,巴利名同。意译无胜。位于中印度吠舍离国南方之古国。又作瞻婆国、瞻匐国、瞻卜国、詹波国...梵名 Abhidharma-dharma-skandha-pāda。凡十二卷。印度大目乾连造,唐玄奘译。又称说一切有部法蕴足论。略称法蕴足...(一)梵语 udaka-candra。又作水中月。大乘十喻之一,十缘生句之一。水中之月乃月之影现,并无月之实体,以此比喻诸...(经名)佛说阿罗汉具德经,一卷,宋法贤译。是说百弟子之德及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德者。与增一阿含经之弟子比丘尼...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弥勒所问本愿经》 中,佛告诉阿难: 我在因地求道,历经千辛万苦。过去世时,有一位王太子宝花,长相庄严。他出门...
今天讲的题目是「锻炼心」,也就是讨论怎么来锻炼我们的心。 一、锻炼 首先解释「锻炼」两字的意义。古代的武士、剑...龙虎寺禅院中的学僧正在寺前的围墙上,模拟一幅龙争虎斗的画像,图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修...
从此大文第二,便显余义。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诸天初生,三、明欲生乐生也。此即第一,明六天行淫。论云:如是所...问: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心平法师答: 谈起抱怨,我就会联想起中医《黄帝内经》里面所讲的怒伤肝、喜伤心、忧...问: 请大安法师慈悲开示,为什么近代的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很少人推广慧远大师的著作呢?因我也很敬佩慧...
净土法门中,有一种大精进,大勇猛,大行持,非一般人能够用功的昼夜经行念佛方法,叫般舟三昧。什么是般舟三昧呢?...常常听到有人埋怨好人难做,也有不少人一味放大好人没好报,说轻点这是道德撒娇,说重点这是推卸责任、躲避崇高。再...
生死事大
【佛光大辞典】
上篇:生死牢关 | 下篇:生死岸 |
(术语)谓禅师上堂说法其终拈提古则,或举偈语而结一会也。见象器笺十一。...
佛记弟子双双第一
无我我所
梵行
树经
福报
迎江寺
初夜偈
瞻波国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水月
阿罗汉具德经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诸佛皆以慈悲为根而行菩萨道

如何锻炼我们的心
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

修行者为什么必须节制淫欲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近代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