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四种根机不同之人,观世(包括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之时各有不同之感。(一)凡夫观三界之乐,心生欢喜,游戏其中,而不觉知苦、空等谛理。(二)声闻、缘觉二乘观三界之苦,犹如火宅,深觉不安。(三)菩萨观三界之空缘,想见诸法皆如空花,虚幻不实。(四)诸佛观三界,了知一切皆为心识所变现,世间诸物皆为妙明之心。 p162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自性清净涅槃,指人人本具的佛性,恒常清净而不染; 二、有余依涅槃,小乘圣者虽然已证入涅槃,不受后有,...【具缚】 p0823 显扬三卷十四页云:具缚者:所谓异生。...指众生之所感与佛之能应相交之意。佛陀与众生之关系如同母子之情,此既非众生之自力,亦非教化所致,乃由于机缘成熟...般若经为显诸法之空性所设之十喻。即比喻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犍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行事)梵语盂兰盆Ullambana,译为倒悬。人死,魂魄沈于闇道,有倒悬之苦也。为救此倒悬之苦供养三宝者,即盆供也...乃纯一无杂之最上乘禅。亦即顿悟禅。禅宗正脉卷二(卍续一四六·二七下):“僧辞,师问:‘甚么处去?’曰:‘诸方...(术语)比丘三义之一。比丘绝一切生业,乞食于人,以资色身,故曰乞士。智度论三曰:比丘名乞士,清净活命故,名为...凡十二卷,另有目录一卷。明代僧箬庵通问编,居士施沛汇集,清康熙五年(1666)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五册。本书由...指相应受教者(机)之能力、根机,而施以各种说教。又作随机说法、随机散说、随宜说教、随机说、应机接物。主要指佛...(杂语)阐提者,无往生之机也。菩萨之慈悲无限,起救济一切众生之大业,不念自身之成佛,故云救世阐提。...(修法)以四天王为本尊,乃攘灾厄请招福德之修法也。...维摩诘所说经...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
问: 师父,您刚才告诉我们当下一念,我们也知道当下一念是修行法门。我们有点执着,因为如少水鱼,当生开悟不是很...
(一) 《心经》,发挥三世诸佛所证之菩提涅槃,一切众生本具之真如佛性,十方如来度生之要道,凡百行人作佛之良谟...释迦牟尼佛夜半踰城出家,雪山苦行六年,最后于菩提树下成就无上佛道。成道后,游历诸国,弘法利生。不知不觉,离开...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一日,世尊告诉诸比丘:有四种无碍辩才,是哪四种呢?即:义无碍辩、法无碍辩、辞无碍辩...
1.心里装着善良,装着宽容,装着真诚,装着感恩,你的生命就充满了阳光。无论遇到任何矛盾,都会首先查找自身的不足...
古人最初发心,真正为生死大事,决志出离,故割爱辞亲,参师访友,历尽艰辛,心心念念,只为己躬下事未明,忧悲痛切...1.工作是一阵子,家庭是一辈子;世间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家庭的失败。 2.你占有财富,财富占有你的精神;你拥有名...
我们上晚殿主要是念佛,念阿弥陀佛。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求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念《阿弥陀经》时要诚恳,出声诵...
四人观世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人出现世间经 | 下篇:四力 |
梵语 ?ata-punya-vicitrita。如来之三十二相,一一皆以百福庄严。又作百思庄严、百福德庄严。百福,即百思。据大毗...
四种涅槃
具缚
感应道交
般若经十喻
倒悬
一味禅
乞士
续灯存
对机说法
救世阐提
四天王合行法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推荐】没有生死恳切心,念佛参禅都是搞着玩的

印光大师谈《心经》
拔提释王作比丘缘

四种无碍辩才

心里装什么就会跟什么结缘

古人最初发心,真为生死大事
解除烦恼的十条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