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修行忏法前,先修七日之加行法(预备法),于该法终了始正式行忏法,即称为正忏悔。又忏法,系依诸经教说而于佛菩萨前忏悔所犯之过非。 p200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诸种愿望皆满足之意。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曰:普贤!若于欲世授持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着衣食卧具饮食资生...(名数)是小乘俱舍宗所立贤圣之数也。七贤如前,七圣者,俱舍论,四教仪之目也。华严孔目章谓之七士夫,七大夫,七...子题:诵戒时应诵二部律、为未受具人说五篇名得罪、先行受具人筹后行沙弥筹、受具人筹、沙弥筹、上座应说戒持律作羯...【大菩提五相】 p0243 瑜伽七十四卷八页云:复次如闻所成地摄大乘中说:大菩提由五种相应当了知。谓自性故,功能故...(一)梵语 samyag-vāc,巴利语 sammā-vācā。又作正言、谛语。八正道之一。即远离妄言、两舌、粗言、绮语等一切虚...(杂语)谓梵天帝释,诸鬼神,炎魔王等非人目所见之诸众。汉光类聚二曰:佛前备香华,请不现前冥众,起四弘誓愿。...佛的尊号,天是世人之所尊,佛更是天人之所尊,所以叫做天中天。...(术语)对于灌顶坛护摩坛等而名本尊坛曰大坛。寂然护摩以 奢字为字体,以此字本性为寂义之故。大疏八曰:若行者住...【枙】 p0832 瑜伽八卷六页云:邪行方便,故名为枙。...云何正语?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除趣邪命语四恶行。于余语恶行所得无漏。...【我非实有证成道理】 p0651 瑜伽六十五卷二页云:问:于因成道理中,依何道理,能决定知我非实有?答:不可得...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他读的科系,想要在毕业后进入行,要经过学科与术科检定考试。学科有一定的认定标准,术者就要看主考官的自由心证了...
记得电影《一轮明月》里,弘一大师未出家前,他在母亲王氏去世之时,一个人落寞地在房间里弹钢琴,轻轻吟唱自己所作...制怒 有一个煤矿老板,年产值过亿,聪明能干,精力旺盛,事业正是最旺盛的时候,当年投资一个小水电站,征地时,别...
原文: 人生世间,寿夭穷通,皆由宿因所致。而有大善大恶者,则亦有转祸为福,转福为祸之种种不同。以故圣贤皆注意于...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而自然现于身口者,名曰习惯。 习惯有善有不善,今且言其不善...问: 师父慈悲,学人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严持四重戒的杀盗淫妄。这个杀戒包不包括我们平常吃的这个肉食。谢谢师父...诚然,从表面上看,有的人有学问有气质,却没有人赏识,落魄一生,郁郁以终。有的人目不识丁,甚至话都说不清,偏偏...问: 关于信佛,现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家里都有供仙位的,那你说信佛不让供仙,为什么有的寺院也有供仙位的呢?(注:...
正忏悔
【佛光大辞典】
上篇:正学律仪 | 下篇:正觉 |
一数 二随 三止 四观 五还 六净 次四空定而辨六妙门者。前来所明禅定。虽复深远。而并是世间旧法。从初至后。...
所愿不虚
七贤七圣
说戒人法是非
大菩提五相
正语
冥众
天中天
大坛
枙
正语
我非实有证成道理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记恨就是折磨自己

自古佛门多孝子,愿父母究竟安乐
制怒、心静如水、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