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upavāsa-sajvara。指八关斋戒(即近住律仪)。乃在家人于一日一夜受持离杀生、离不与取等之八项戒法,于俱舍论、大智度论特称为布萨护。盖令心清净不作恶,称为护;令身、口清净不作恶,称为戒。故“护”亦可视为戒之别名。即在家之优婆塞、优婆夷于六斋日及神变月(三长斋月)受持八斋戒而行布萨,称为布萨护。大智度论卷十三(大二五·一五九中):“受行八戒,是则布萨。”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四(大四○·三四中):“俱舍论名八戒云布萨护也。明了言,在心名护,在身口名戒也。”(参阅“布萨”1910) p191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融通圆门章曰:十界一念,融通念佛,亿百万遍,功德圆满。此四句一偈总括融通念佛宗之宗意。上二句举所修之...【不调伏有情戒】 p0337 瑜伽四十一卷十八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可诃责,应可治罚,应可...(术语)时为十二时。处为净处不净处。诸缘者,止观四之二所谓息诸缘务者,生活人事伎艺也是也。往生要集下本曰:只...【第二静虑】 p0963 瑜伽十二卷十六页云:又于第二,喻有差别。山者:喻于无寻伺定。尖顶者:喻于第二静虑无寻无伺...(名数)五种之染粉也。真言行者作坛时,涂坛所用之染料也。陀罗尼集经九曰:五色粉者,一白色,粳米粉是也。二黄色...【受支】 p0724 俱舍论九卷十一页云:已了三受因差别相,未起淫贪;此位名受。 二解 大毗婆沙论二十三卷十...(人名)宋隆兴府黄龙山普觉禅师,名慧南。受法于慈明圆禅师,住于黄龙。神宗熙宁二年寂,寿六十八。大观四年敕谥普...(名数)法华经涌出品所说由地涌出之诸大菩萨中四上首也。经曰:是菩萨中有四导师:一名上行,二名无边行,三名净行...(名数)前十随眠分见道所断与修道所断之二,其见道所断之分,配属于三界之四谛而分八十八,修道所断之分,配属于三...(术语)犹豫不决之心也。有迷事迷理二者。迷事之疑,于见道断之,迷理之疑,至佛断之。...(术语)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之义。变坏者辅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质碍者有形质而互为障碍也。是从五根...●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
一百多位参加庐山东林寺十天百万佛号闭关的莲友,在闭关中心香光殿进行出关大回向和三个多小时的交流分享,十六位师...人生永远不会等待弱者。等待的结果只有放弃或亡。 两人结伴横穿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个中暑生病,不能行动。剩下...
皈依的对象是什么 皈依就是皈依三宝,也就是佛法僧。皈依三宝之后,就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任何人发心学佛都可以皈...
佛陀成道初期,他不断地到处教化,有段时间到舍卫城的郊外,建了一座简单的精舍。一些好乐佛法的年轻人纷纷前去听闻...
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其中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食。一说到食,一般人想到是我们吃的食物,这样理解是很狭窄的。食...有位女士说她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快乐,感觉缺少一些自由,好像一辈子都在为他人而活,希望我能给她指点。 我说:你...
人活一生,是以尊严立于世。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古人很早就对尊严做了很好的形象比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有句话: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此所谓:泰极否来。阴盛必阳衰,阳衰必阴盛,阳盛必阴衰,阴衰必阳盛。 在《塞翁失马...
布萨护
【佛光大辞典】
上篇:布萨犍度 | 下篇:末伽梨拘赊梨子 |
(术语)四谛之一。三界生死之果报,毕竟苦患,无有安乐之性,此理决定真实,谓之苦谛。...
十界一念
不调伏有情戒
时处诸缘
第二静虑
五色粉
受支
黄龙
四导师
九十八随眠
义心
色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在世间唯有这一句佛号最珍贵
人生永远不会等待弱者

皈依和受戒是一回事吗

刁难佛陀的年轻人

佛教对「食」的定义
圣严法师《什么都有,独缺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