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叙述佛在给孤独园向诸比丘阐说如来成就之四无畏,并说佛于八大众中了无怖畏。又巴利本中部第十二大师子吼经(M.12 Mahāsīhanāda sutta,汉译身毛喜竖经卷上)中之一节,内容与本经一致。 p177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使人为凡夫之本性,指所谓见惑之烦恼种子而言。唯识一曰:于三界见所断种未永害位,假立非得,名异生性。于...【离行】 p1424 瑜伽八十一卷七页云:离行者:谓卽于彼所受用事,知无常等已;厌而出家,受持禁戒,守根门等。...(术语)大地震动,有三种之六动:(一)为动六时也。长阿含经二曰:一佛入胎时,二出胎时,三成道时,四转法轮时,...又作五佛冠、五智冠、五智宝冠、五宝天冠、灌顶宝冠、宝冠。即大日如来、金刚萨埵、虚空藏菩萨、诸佛顶尊等所戴之宝...(譬喻)过去世时,阿练若池水边有二雁,与一龟为亲友。后池水涸竭,二雁议言今此池水涸竭,亲友必受大苦。议已,语...【六舍近行】 p0302 集异门论十五卷六页云:六舍近行者:云何为六?答:一、眼见色已;顺舍处色近行。二、耳闻声已...(一)西藏名 Chos-kyi rgya-mo savs-rgyas rnam-par snav-mdsad-kyis byav-chub sems-dpahi sems-kyi gnas b?ad-pa ...乃有关悉昙学之四部要典:(一)唐代智广撰悉昙字记一卷,(二)日本安然记悉昙十二例一卷,(三)法华梵释,(四)真言句义...(界名)无所有处为无色界天之一处,故名天。...(仪式)谓早粥已过,午斋未及,在其中间讽经也。...【戒波罗蜜多】 p0694 如瑜伽第四十卷至四十二卷五页广说。 二解 显扬三卷三页云:如施波罗蜜多,如是戒乃...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
佛陀和弟子们们每日托钵乞食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吗?其实托钵乞食是为了给众生一个增长善根的机会,使施主得到大福...
地藏菩萨跟我们娑婆世界特别有缘,依照经文的意思,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就应当得度,可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是这么苦?这...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条,需要全体佛教信徒都必须遵守。与佛教的其他戒条一样,五戒戒条的制定都是因为弟子在言行举止...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无深信切愿,但求福报,希图来世富贵。不知希图来世富贵,譬如仰...有位名叫善住的天子,经常游戏于亭台楼阁中,享受天上最胜的尊荣富贵;天女们前后围绕,歌舞作乐,欢喜嬉戏。他们互...
(第一讲) 各位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同修们,大家晚上吉祥。因缘非常殊胜,今天又跟大家一起来学修,特别是今天的缘...《三字经》中只举了两个教子模范的例子,一个是为子三迁其居的孟母,另一个就是这位了:窦燕山,有义方,生五子,名...
四无所畏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无所畏 | 下篇:四无为 |
(525~605)隋代僧。建业(南京)人。初从彭城寺宝琼学成实论,继从兴皇寺法朗研习中、百、十二门、大智度等四论。...
异生性
离行
六种震动
五佛宝冠
龟不慎言
六舍近行
梵网经
悉昙四书
无所有处天
半斋讽经
戒波罗蜜多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一钵水使其福运增长

没有至心,就跟地藏菩萨不相应

善业不能改变烦恼,但善根不一样

【推荐】五戒的制戒因缘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报之心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