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又作四大泥犁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册。泥梨,即地狱。内容叙说提舍、瞿波离、谛婆达兜、末法梨等四人堕于四大泥梨中,受大火焰之苦相。本经与增一阿含卷五十礼三宝品第五经为同本异译,四人之名略有出入。[出三藏记集卷四、法经录卷四] p171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佛说观无量寿经之后,韦提希夫人、阿难,及无量人、天、龙、神、夜叉等,闻法欢喜,作礼而去。其欢喜之义有三,即:...(人名)Yajadatta,又作延若达多,耶若达多。人名。译曰祠授。因祠天而授之义。俱舍光记三十曰:延若达多,此云祠...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有如是病,持佛像在下房,己在上房住;或命梵二难者。”(含注戒本卷下·一五·一...嫉结者,谓耽着利养不耐他荣发起心妒,嫉结所系故,爱重利养不尊敬法,重利养故,广行不善不行诸善,由此能招未来世...【犯邪命摄】 p0522 显扬七卷十五页云:犯邪命摄者:如有一人、为性大欲,及不知足,难养难满。又以非法求觅一切衣...亦名:上床法 子题:卧法、起床、入众法、却踞、欠、吒、狗群卧 行事钞·主客相待篇:“(一、 卧法 )三千云,欲上...乃八斛四斗之略称。佛临涅槃时,陶器师纯陀最后以摩竭陀国之粳米八斛四斗供养佛陀,佛即以神力普施于一切会众,使之...【最上成满菩萨住】 p1156 瑜伽四十七卷十六页云:云何菩萨最上成满菩萨住?谓诸菩萨、安住于此,于菩萨道,已到究...色界四禅天中之第四天,也就是色界之最高处。...(一)谓自涅槃界复活。依实大乘教之意,二乘之人虽已入于无余涅槃界,而余业未尽,则经若干劫数,还生心身,发大乘菩...(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八识中之第八。述记三末曰:摄论第二卷初,亦名第八识。唯识了义灯四本曰:从末向本,数为...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十善业道经...
印祖一生非常强调家庭教育。有一次也就是1932年,他在苏州报国寺闭关的时候,有一位皈依弟子叫今非,到报国寺请经书...清朝的时候,在浙江省杭州武林门内,有一座庵堂,住持是上静下然尼师。她每天早晚焚香诵经礼佛,很有修行。 在顺治...
如何与最亲近的人相处,这或许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静下心仔细思考的问题,而在古人看来,与至亲交往,理应记住《礼记表...
在座的各位,今天非常有缘,如果人与人之间天地这么大,众生如此的广,没有因缘呢就是没办法见面。那我们今天能够有...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菩萨戒,也是以五戒为基础。何谓戒?就是要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问:淫欲固是生死之根,不可不断。但出世之法,乃身后事耳,晚年修习,未为迟也。周安士《欲海回狂》 晚年修习疑。...
问: 弟子正在学医,在医院里难免会说谎,对病人及家属会隐瞒病情。医德的隐患更让人焦虑不安,很难做到不忘初心。...
俗话说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真的是这样吗?真实的情况是,心术不正的人,寿命是一定被消减的,这不是荒诞的谬论...
四泥梨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板头 | 下篇:四河 |
【八力】 p0067 瑜伽九十八卷十一页云:复次诸阿罗汉,成就八力,如实领受贪瞋痴等,永尽无余;不造诸恶,修习诸善...
三义欢喜
演若达多
安佛下房戒开缘
嫉结者
犯邪命摄
比丘上床法
八斛食
最上成满菩萨住
第四禅
还生
第八识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推荐】儿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请书送人大得多
老鼠也能往生

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百千万劫难遭遇——中国难生
佛教的五条基本戒律

出世法是身后事,何不等晚年再修习

要对病人隐瞒病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