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违犯四波罗夷(淫、盗、杀、妄)、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等六种重罪之人。 p129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凡二卷。日本天台宗僧安然撰。全称诸阿阇梨真言密教部类总录。略称八家秘录。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六册。安然将日本来华...菩萨十地之第三地。因修持佛道,而开发极明净之慧光,故称发光地。[十地经卷十、八十华严卷三十五] p5163...即禅宗戒坛。禅宗戒坛由毗卢遮那佛之无限性海涌现故,称为毗卢坛。[禅戒诀注解卷上] p3859...凡四卷。又称龙龛手镜。辽僧行均撰。内容解释经论中之文字,属于经音义之一。取偏旁分部,各部首及各部之字,依四声...比喻六根。据楞伽经卷五载,佛陀以一宝花巾比喻真性,花巾绾六结,而以六结比喻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表示...(杂语)于后世生极乐,得菩提之果也。...(一)转读大藏经。转,谓转读,即略读数行之义。(参阅“转经”6623) (二)回转轮藏之意。将大藏经楼中纳置一切经之...(名数)机转之语三番。转者宛转投合之义。...指一年四季中,每季最初之月。即农历孟春之正月,孟夏之四月,孟秋之七月,孟冬之十月等四个月。敕修百丈清规卷七月...(术语)一切诸法,皆如幻化,如来之圣智,亦为幻化,称为慧幻。幻士仁圣经曰:诸坐比丘亦如幻化,如我之身亦是慧幻...(术语)胎藏界真言本经大日经虽说诸种之曼荼罗而根本之都会檀曼荼罗由十三大院而成,以大日为中心辏合一切之佛菩萨...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佛顶首楞严咒...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
原文: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义:一明亲缘。众...
我们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走进了佛堂,当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所谓的一句弥陀念、诵、听。我们念从心起,我们从一...
般若非他,现前一念心性而已。心性本自竖穷横遍,故广大。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则狭小矣。本自微妙...
黄龙慧开禅师有一首诗偈,广为流传。偈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偈中...一千多年前,日本有一座古城,城主的小公主长得非常美丽,像秋月般清明柔和,人见人爱;人们心中若有烦恼,一见到她...
汝处外道多,汝既生正信,凡所言所行,当勿与彼同,则或可转彼邪执。第一须要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
念观音圣号要知道怎样名为观音?应顾名思义,因义知名。又者名实相称,因果相称。观音菩萨反闻闻自性,有六步功夫。...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非常动乱的时期。那时候,有一个叫刘度的人,他居住的乡里有一千余户,都是信佛的,俱奉佛法,平时...
六罪人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六经十一论 | 下篇:六群比丘 |
1、无常修、非乐修、无我修。无常修是声闻乘行人因不知法身常住的德性,所以只是观察一切有为法的无常;非乐修是声...
真言密教部类总录
发光地
毗卢坛
龙龛手鉴
六结
后生菩提
转藏
三转语
四孟月
慧幻
胎藏界曼荼罗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阿弥陀佛的光明为何独摄念佛人

【推荐】念佛能创造两种强大的力量

般若非他,现前一念心性而已

在生死中得大自在
光明皇后

在外道多的地方怎样修行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