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阐释“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意义之论题。唐代善导大师于观无量寿佛经疏玄义分中解释“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意义,详明经中所说下下品劣机所以得即时往生之理由;盖当时摄论家认为下下品之往生乃是以方便语而说即时往生而已,实则相当于摄大乘论四意中之别时意趣(亦即为往生之远因);善导对此加以驳斥,而主张下下品之称念弥陀名号,由于愿行皆具足,故能即时往生。盖善导由此阐发念佛往生之深义,故后世净土教徒奉为最重要之释义论题。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大三七·二五○上):“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参阅“别时意会通”2798) p126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避罗,梵语 bilva。又作比罗树、毗利婆树、频螺树。意译为莮树、萓莮树。学名 Aegle marmelos,系类似榅桲之植物,...【非一界】 p0711 瑜伽五十六卷十页云:云何非一界?谓卽彼诸界无量有情种种差别所依住性。...曼陀吉尼,梵名 Mandākinī。又作摩陀延池、漫陀耆尼池、曼那吉你池、曼陀枳尼池、摩那摩池。位于喜马拉雅山中七湖...(杂语)嘉吉之法会。大日经疏四曰:良日晨者,意在菩提心嘉会之晨也。...(术语)阿弥陀佛也。具广大集会之德,故有此名。十方众生往生集于极乐,其法会盛大,全为弥陀之德故也。...(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一。使极乐往生人,皆住于正定聚位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出世间智初中后际生起次第】 p0484 瑜伽六十九卷十七页云:复次如是已说初中后际诸世俗智;初中后际诸出世智,次...开悟实相的道理,而入于实相的道理。...指悉昙字中之 (a,阿)字。阿字为一切真言之根本中心,由此字可流出一切如来所说之真言;又一切如来之内证皆归于阿...梵语 manas。音译作末那。意谓“思量”。即周遍思惟之心理作用。如将之作为认识机能之依据,则称意根,为六根之一。...(经名)佛说阿弥陀经之异名。此经为一切诸佛护持忆念之经,故名。同经曰: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
对苦与乐看法的层面不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样,关键在于我们的认识,并以什么心态来衡量。清末大学问家,梁启超先生说...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沉为谁动。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握手中。妻也空,子...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我们中国的佛教行门就是修持的方法,可以说是禅宗和净土最为契机,容易上道。那么禅宗发展到...
善导大师谈到,一个净业行人,要有五种专修。专修里面有五种,依《往生论》来修行的就叫正行。 那么专修里面,身业...
因果理论是佛法的根本思想之一,每一位学佛人对此都不陌生。可是,说到是否真正理解因果,很多人却是模糊不清的。比...
我们禅七打到这个时候,应该功夫有个受用,能提得起。本来呀,在行香的时候,一定要把住功夫行,要把住话头行。如果...
我们睡觉做梦,如果你念佛,念菩萨圣号念得灵了,在做梦中你碰到危险事,只要一念,或者念观世音菩萨或地藏王菩萨,...
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发誓的意思到底相不相同? 誓和愿都是一种希望、一种承诺,譬如说青...
六字释义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六字经法 | 下篇:六成就 |
【弥底】 此云正量。相宗明三种量:一现量,唯约佛果,起后得智,见实相理。有二:一、定位,定心澄湛,境皆明...
避罗树
非一界
曼陀吉尼池
嘉会
广大会
住正定聚愿
出世间智初中后际生起次第
悟入
真言心
意
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人生百空歌

元代高僧中峰明本禅师

净业行人的专修与杂修

一念因果一念觉

哪还有什么比了生死的事大呢

做恶梦时怎么办?念佛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