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五种边见,相对于“中道实智”。即:(一)有,(二)无,(三)亦有亦无,(四)非有非无,(五)非非有非非无等五种着边之法。前四句乃就所缘之境,后一句则就能缘之观,依之而建立五边。依通玄钞所载,第一执有是增益谤,第二执无是损减谤,第三执亦有亦无是相违谤,第四执非有非无是愚痴谤,第五执非非有非非无是戏论谤。[大乘起信论别记] p121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有敌对法】 p0545 法蕴足论七卷十四页云:云何有敌对法?谓贪,无贪,互相敌对、瞋,无瞋,互相敌对,痴、无...(地名)唐书西域传注曰:玄奘纪之尼连禅河,今为申河矣。...远离一切之相,不妄想、不分别、不执著,名一相法门。...梵语 anāgāmi-phala-pratipanna。又作阿那含向。为声闻乘四向之一。向,趣向之义。声闻四果之第二果为一来果,彼...指唯一真实之理。盖一实之教法乃平等不二,能运载人至涅槃之彼岸,故谓之乘。 p76...盖与缠皆为烦恼之异名。盖,覆障之义;因烦恼可覆障善心,故称盖。贪欲盖、瞋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等...凡四十卷。全称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唐朝义净译。收于大藏经第二十四册。内容记述制律之事缘等,总分八门。先...(杂语)违逆自己身心之境界,即起瞋恚受苦痛之事象也。境相本无差别,而任自己之心意以判之也。...(仪式)因于众之戒腊从上位次第请众寮点茶。见禅林象器笺十七。...【清净识】 第九庵摩罗识,旧译清净识。...乃宣说长生不死之术者,即道教经典之总称。道教讲求服饵、导引、胎息、内丹、外丹等修炼方法,以求长生不死,故其所...(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
学佛修道之人追求神通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稍微弄不好就会被天魔、鬼道或一些精怪所乘,附在您的身上。那时,你的确...抱怨是从家庭到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的普遍现象,也是正常现象。即使亲如父母子女也会互相抱怨,虽然父母...
一位产妇生了孩子,但孩子刚生下来还在医院的育婴房时就不幸被偷了,刚好隔壁的邻居也在同一家医院生了孩子,却没有...师徒两人,无事泡茶谈天,因情人节刚过,便聊起这个话题。 徒:情人是什么人? 师:情人是爱人、是仇人、是陌生人。...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
我们这个发心的,学华严的每一位道友,如果没有利益众生的大悲心,在华严教义讲,你不是佛教徒。凡是佛教徒,佛的弟...
关于积集智慧的资粮,本经讲到有二种因缘:第一个是有情的声音,是指有明了性的鸟类所发出来的法音。以下讲到没有明...
《韩非子说林》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叫桓赫的雕刻大师,当别人问起他的雕刻之道时,他回答说:其实雕刻的秘诀...
五边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识 | 下篇:五难 |
(术语)无量寿经上曰:今日世英,住最胜道。净影疏曰:无上菩提,是最胜道。...
有敌对法
申河
一相法门
不还向
一实乘
盖缠
毗奈耶杂事
违境
戒腊茶
清净识
仙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追求神通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圣严法师:不要只是抱怨,要处理抱怨

为什么我们做事会觉得越做越苦
师徒对情人的看法
物质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

华严的大悲心

极乐的五尘境界,就是弥陀的三身四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