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不应施与他人之五种事物,即:(一)非理求财,指不顺理所得之财物,不以施人,物不净故。(二)酒及毒药,能令众生狂乱失命,不以施人,乱众生故。(三)罝罗机网,罝为兔网,罗为鸟网,机为机弩,网即网罟,皆为设置以残害禽兽、恼害众生之器物,不以施人,恼众生故。(四)刀杖弓箭,是杀害众生之器物,不以施人,害众生故。(五)音乐女色,能惑乱众生正性,不以施人,坏净心故。[法苑珠林卷八十一] p117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禅林中,职司清扫厕所之职称。又作圊头、持净。敕修百丈清规卷四两序章列职杂务条(大四八·一一三三上):“净头,...又作戒[艹/(月*曷)]、法[艹/(月*曷)]、法腊、夏[艹/(月*曷)]、坐[艹/(月*曷)]。指僧侣受具足戒以后之年数。据释氏要...(杂语)多大而不可计量也。又数目之名。摄大乘论释八曰:不可以譬类得知为无量。胜鬘经宝窟中本曰:无量义者,犹是...(杂语)欲使代人礼他,则先使代人受自己之礼拜。即传拜也。释氏要览中曰:代礼若此方俗之传拜也。十诵律云:弟子游...乃专注一心,归向佛陀教法之谓。天亲之净土论(大二六·二三○)下):“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禅林用语。意谓虽是一样的云与月,然被照射之溪与山,则有千差万别。即处境虽一,然所见却各异。无门关第三十五则(...乃指三贤十圣之行法;修此十三观门者,则称十三大法师。即配之于五忍;则于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各有上中下三...【十种佛】 p0101 佛地经论七卷二十页云:又余经说有十种佛。一、现等觉佛,二、弘誓愿佛,三、业异熟佛,四、住持...1、指华严经所说融三世间之十身,即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独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术语)Pratyekabuddha,略曰辟支,辟支迦佛,辟支佛。又作钵罗翳迦佛陀。旧译缘觉。新译独觉。智度论二名俱存。盖...(杂语)吾身与吾寿命也。身者以四大为体,命者以寿暖识为体。法华经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
《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动念这一念心,一个是客,一个是主。客,是指我们的妄想,像空...
一粒米在现代人眼中,谈不上有什么价值,但要知道需多少因缘才能成就这一粒米呢?农夫播种、耕耘、施肥等等,辛劳的...⊙其实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复杂的是我们自己而已。 ⊙当你要开口说话时,你所说的话必须比你的沉默更有价值才行...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2007年1月9日至2月5日,深圳弘法寺举行禅七法会,本老每个禅七开示时都到禅堂讲开示。此文根据本老第三个禅七开示...问: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有这样一段经文: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从生...
淡泊明志 智悲光尊者说过:一个凡夫众生,如果吃穿等样样俱全,在佛法没有成就之前,魔法已经成就了。所谓的魔法,...
受菩萨戒是一件非常殊胜的事情。要发起三种决定的信心才可以。哪三种呢? 第一种你要绝对相信每一个众生都能成佛,...
五种不应施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种不退 | 下篇:五种不还 |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四分云,此三举人,令在有比丘处行之;若在无比丘处,不得为解。” 资持记释云:“行处中...
净头
戒腊
无量
代礼
一心归命
云月是同溪山各异
十三观门
十种佛
十身
辟支迦佛陀
身命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百喻经

客来客往,自心不动

修福从珍惜一粒米开始
慧律法师开示录

【推荐】被人轻贱的前因后果
本焕老和尚:禅七开示
「从生至生」是什么含义

学佛人该有的心态和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