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时期,印度全域分划为东、西、南、北、中五区,称为五天竺。又称五印度。略称五天、五竺、五印。依大唐西域记卷二载,五印之境,周长九万余里,三面垂海,北背雪山,其地形北广南狭,形如半月,计有七十余国。(参阅“印度”2209) p106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随眠】 为烦恼的异名,烦恼随逐我人,令入昏昧沉重的状态;其活动状态微细难知,与对境及相应之心、心所相互影响...(菩萨)修慈悲万行之菩萨也。...【自相无我】 p0598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二页云:自相无我者:无我所显为自相故。...(术语)解脱知见为如来法身之一分,故曰身。...(地名)Rṣigiri,巴Isigiil,山名。译曰仙山,见善见律八。...佛、菩萨以尘世为苦海,故以慈悲救度众生,出离生死海,犹如以舟航渡人,故称慈航、慈舟。万善同归集卷下(大四八·...1、反省的意思。 2、指病人垂死时突然稍微好转的现象。...梵语 jāti-duhkha,巴利语 jāti-dukkha。指众生于生时所受之苦恼。四苦之一,八苦之一。据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之说...(杂语)译曰所行。见华严疏钞十四。...为韩国佛教之新兴宗派。创立者为韩国人朴重彬。朴氏法名“少太山”,通称“大宗师”,后人尊之为“教祖”。一九一○...全一卷。南朝梁武帝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九。系驳斥范缜之神灭说;因当时宜都太守范缜作“神灭论”一文...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遇到不顺利时,你通常怎么想?或者说,你觉得哪一种思考,会对工作比较有帮助?同一件事情,你用不同的心态去面对,...有一个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 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中刚好跑出一条蛇,禅师举起锄头便砍。学僧很不以为然的...我们的生命也像一种投资。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不要盲目投资。要把我们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投注到真正有价值...
发心也就是发愿,只是愿更为强烈与坚决,更具有目标性。而发心有的时候只是一个当下,一件事情,延续性不强,是佛教...净土法门在佛的一代时教当中被称为特别法门,所谓胜异方便,殊胜特别方便。净土法门与通途法门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
参禅人没有过:日用中一切时参,一切处参,一切事参,无造过余地,何云有过?非也,大非也!殊不知无量劫来,所造五...
寺院的中心为禅堂。禅堂有四大法器:钟板、香板、散香、慧命台上坐木鱼。 禅堂内分东西两大广单,中有佛龛。佛龛后...
一 佛,就是觉悟了的你自己,以及给予你启发和帮助的人或物。 有位僧人说,学佛,可以先学儒和道(言下之意是学佛首...
五天竺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分香 | 下篇:五心 |
【审察】 p1339 瑜伽八十三卷十页云:审察者:谓能定取尽其所有,如其所有,先后渐次,倍增广故。...
随眠
慈悲万行菩萨
自相无我
解脱知见身
伊私耆梨
慈航普渡
回光返照
生苦
具折啰
圆佛教
大梁皇帝立神明成佛义记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心态不同,结果也不同
锄草斩蛇
大安法师:一颗出离牢狱的道心

发心与发愿是一回事吗
净土法门的特别之处

要得在世不造过者,只有参禅一法

禅堂法器与规矩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