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四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又作大树紧那罗王经、大树紧那罗经、说不可思议品、紧那罗王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叙述王舍城耆阇崛山大众集会席上,天冠菩萨就诸佛菩萨之种种法门,提出二十八问请问佛陀,佛陀以四法答之。其时大树紧那罗王自香山中率诸眷属来诣佛所,自调琴瑟,出微妙音声,说法席上之大众,除不退转之菩萨外,余如大迦叶等皆悉起舞,无法自制。此段叙述,旨在说明虽了见四圣谛、证得八解脱之圣者,亦须起无上正真道心,方能达于泰然不动之不退转境地。其下又记载紧那罗王提出“宝住三昧”之问题,佛遂以“八十种法”答之。其后,佛应王之请,与诸佛菩萨共往香山,接受七夜之供养,其间并为大众解说布施、持戒、忍辱等三十二法,及助长菩提、女身转男身等法。其终,佛并为紧那罗王记莂,谓其未来当为功德王光明如来。本经于佛教史上之地位甚为重要,系以般若空之思想,说明大乘菩萨之修行。[历代三宝纪卷八、大唐内典录卷三、译经图纪卷三、开元释教录卷四、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六] p88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摩奴是若】 此云如意。法界次第明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欲为主,得定断行成就,修如意足分,是为欲如意足...梵名 Sūrata-pariprcchā。全一卷。三国时代魏国白延译。又称须赖菩萨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叙说古印度舍卫...位于河南登封县西北之少室山。乃三论学者道诠之住地。梁武帝时,高丽道朗尝至此弘传三论,武帝甄选学徒十人从其学,...【利益安乐增上意乐句有十六业差别】 p0704 摄论二卷十六页云:此利益安乐增上意乐句,有十六业差别应知。此中...(物名)梵名,译曰小刀。大日经五曰:所有诸奉教,皆羌揭梨印。慧琳音义三十六曰:羌揭梨,唐云小刀。似报持之印信...(术语)喻法味之厚而云乳,即真言之法味也。性灵集六曰:同饱鍐乳之味,齐游阿之阁。...【生所依处】 p0477 集论四卷一页云:何等生所依处?卽世世间。谓水轮依风轮,地轮依水轮。依此地轮,有苏迷卢山,...梵语 a?aiksa-phala。即阿罗汉果。以其学道圆满,不更修学,故称无学果。[集异门足论卷四] p5138...指为广结佛缘而举行之密教灌顶。又作投华三昧耶。乃三灌顶之一,五种三昧耶之第二。即不分是器非器、持戒破戒或无戒...释词者,谓诸菩萨所行布施,所以名施波罗蜜多者,谓由大施故离过故离垢故,名施波罗蜜多。大施者,尽舍一切内外事故...【世事乖宗难】 这是‘唯识九难’的第二难。外人问曰:如果唯有内识,无心外之境,何以现见世间,有芸芸众生和无情...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佛说雨宝陀罗尼经...问: 净土祖师一出家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大安法师答: 这不一定,各有因缘。 净土十三祖里面,专修专弘净土法门的...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应该觉照。我们念佛的人,应该有觉照。照的意思,就像大家念...● 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诚,曰恭敬。此二事,虽尽未来际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
昔日,于波罗奈都城,有梵与王治国。那时,释迦菩萨投生为鹌鹑,与几千只鹌鹑朋友,同住在大森林里。 当时,有一位...
问: 有一事疑惑,请求法师开示。之前听您说过随缘度日。我不明白,在世间生活中随缘度日和事业追求是不是矛盾? 宏...有时候出去旅行,一两个月的时间没有看电视、没有听广播,也没有读报纸,几乎对天下大事一无所知,只是心境纯明地过...
断命曰杀,有情曰生,断有情生命叫杀生。为何释迦牟尼佛要为弟子们制定不杀生呢?其意义有五点,何等为五? (一)...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同样,一个人的缺点和优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只...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大树紧那罗王 | 下篇:大机 |
专以称念阿弥陀佛之名号为主,为期七天之修持法会。修净土宗者,常集众限期念佛,或一七日,或多七日,以收克期取证...
摩奴是若
须赖经
闲古寺
利益安乐增上意乐句有十六业差别
羌揭梨
鍐乳
生所依处
无学果
结缘灌顶
释词
世事乖宗难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净土宗祖师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念佛时该如何观想
印光大师嘉言录--勉居心诚敬

【推荐】争吵是灭亡之源

随缘度日和事业追求是不是矛盾
不知最亲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