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ādar?a-jñāna。即指可如实映现一切法之佛智。此种佛智,如大圆镜之可映现一切形像,密教称为金刚智。依唯识宗所说,成佛以后,烦恼即转变为智慧。此种智慧可分四种,其第四种(即第八阿赖耶识)转变为清净智,此即大圆镜智。密教将此四智,加上法界体性智,合称五智,即东方阿閦佛所成之智。(参阅“五智”1161) p87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随会】 p1364 瑜伽八十四卷三页云:随会者:显释彼故。...(行事)一日设百座而讲仁王经也。百座之法。经中所说也。...小乘的经律论三藏,即四部之阿含经为经藏,四分、五分、十诵律等为律藏,六足发智论等为论藏。...凡三卷。唐代智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略称菩萨行门诸经要集。系纂集诸经中,有关大乘菩萨行之要文而成,计有...为“法应”之对称。法身之感应,称为法应;应身之感应,则称为应应。法华玄义卷六上(大三三·七四七中):“法应则...(术语)区分戒为二种:一作持戒,二止持戒。前者积极的命行,某行为后者命禁止也。即不杀不偷等之戒谓之止持戒,作...指诸佛如来以慈悲心加护众生。又作加备、加祐、加威、加。佛加被之力,称为加被力或加威力;被其力而说法者,称加说...梵语 aku?ala-mūla。三界诸烦恼之中,欲界五部有三种不善之根,即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此三烦恼,其性唯...(人名)Mallikā,又作末利。波斯匿王夫人之名。译曰鬘。【又】供物名。略出经四曰:又以涂香烧香种种妙华灯鬘末利...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于泰始二年至建兴元年(266~313)顷。又作四未曾有经、四未有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内容叙说...【毗世】 此云胜异论。即六句义,于实句中有九法,地水火风空时方等。计积极微以成器世间,此外道计极微常住不...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一个念佛人必须要以此缘生无性之一念,念彼无性缘生之佛名耳。这个很关键,就是念佛的启动点这一念是怎么样呢?必须...慧明对佛很虔诚,也希望自己的家人都信佛,可是却遭到了丈夫的抵制,说你咋信佛我不管,但别打算让我也和你一样,我...
在无量劫的轮回当中,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如果这一世能够深信净土,一往情深求生彼国,这就是我们成佛的...
汝母七十一岁,来日无多。须为家中眷属说,大家日常在母前换班念佛。何以故。以彼等平常若不念佛,到汝母临去时,也...
我学佛20多年了,从1993年的下半年开始,基本上是全身心地学习佛法,之前也有一个不断接触的过程。1989年的秋天,一...一个月色朦胧的深夜,在一个靠海的山洞里,一个老和尚正在盘膝打坐。他突然听到了几声哭泣,声音好像来自山脚下的海...
印度的波斯匿王有个妃子,人称末利夫人。她皈依佛教,并且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由于她...
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习俗各不相同,有的甚至与健康之道相反,如有的老人嗜烟酒,喜肥肉,但有一点却是...
大圆镜智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大势佛 | 下篇:大圆觉寺 |
(术语)一切众生所有之心也。起信论曰: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众...
随会
百座仁王讲
小乘经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
应应
作持戒
加被
不善根
摩利
四未曾有法经
毗世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推荐】从空性的真如中启动佛号
感化那些没有佛缘的人

一心念佛的「一心」是什么含义

破坏亲人往生正念,其罪过极大无比

明影法师的的学修经历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戒,不要拘泥于戒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