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十卷。隋代那连提耶舍译。即大方等大集月藏经。略称月藏分、月藏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为大方等大集经之后分。本经虽为大集经之一部分,然以其首尾完全,故可视为独立之一经。其内记载佛于佉罗帝山初化比丘菩萨,并度化众多魔王、波旬、阿修罗、天、龙、鬼神等归佛之事迹。本经与会之会众有不同种类(菩萨、诸天、鬼神),数量甚多(如有学无学六百万、诸眷属八十亿那由他百千菩萨摩诃萨),混有世俗之星宿占法等怪异记述,罗列印度十六国及西域诸国之史地,对佛法灭尽之思想并有详细之描述。[历代三宝纪卷十二、大唐内典录卷六、开元释教录略出卷一、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九](参阅“大集经”868) p86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止相】 p0389 瑜伽十一卷二十二页云:云何止相?谓所思惟无分别影像之相。 二解 瑜伽三十一卷八页云:云何止相?...禅林用语。蒙憧,又作蒙瞳、懵憧,谓事理不分,是非曲直不别;三百担,谓背负极重。以比喻业识茫茫而极其痴钝闇昧。...(佛名)大日如来之密号也。...(术语)华严一家之教判,分第五同教为别教一乘,同教一乘。别教一乘者,永别异于二乘三乘等诸乘,一多无尽之一乘法...梵语 ātma-māna。谓视“我”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执之“我”而形成憍慢心。为七慢之一,九慢之一。成唯识论卷四(...指鹿王。鹿栖于深山,故喻为仙;超绝于同类中,故称王。佛三十二相中,以佛之足比拟鹿王之腨。往生要集卷上(大八四...亦名:净地制意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置药处所,即结净也。略分四门。一、制意者,良由众生报力不同,上中下别。...为华严宗所判释“五教”之第三。此教含摄楞伽、胜鬘等经及大乘起信、宝性等论所说之义理。全称大乘终教。此教之教义...【名】 p0585 瑜伽五十六卷六页云:问:何缘四无色蕴总说名名?答:顺趣种种所缘境义依言说名,分别种种所缘境...禅林用语。形容超越一般常识见解之境界。盖以常识之立场而言,应是“水流桥不流”;今则藉“桥流水不流”之转语形容...天台大师选定下列五部为大乘经,即:华严经、大集经、大品般若经、法华经、涅槃经。...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一个人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成功,这一点非常重要。在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在办公室的墙上张...
佛所说一切法门,虽高深玄妙,圆顿直捷,皆须断尽烦惑,方可了生脱死。若断而未尽,则尚不能了。况完全未断者乎。唯...
【原文】 人生世间,纵获高寿,亦瞬息即过。倘不自勉力,则多多皆属堕落恶道。欲再得人身,实非易事。汝今既能知非...诸佛菩萨圣诞纪念日(农历) 弥勒菩萨圣诞 正月初一日 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二月初八日 释迦牟尼佛涅槃日 二月十五日 ...一、问:我们怕冤亲债主鬼怪妨碍我们念佛,障碍临终正念,因此到修地藏法门的僧人那里,请他找冤亲债主,替我们超度...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个时候,彻底了然我们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是本自清净、本自具足、...
大般涅槃经云: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一切众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十六分之一。假使锻金为人,车马...在竞争激烈、分秒必争的压力下,时间对现代人的重要性相对提升。但在不稳定的环境中,突发情况日益增多,受到内在和...
大集月藏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大雄 | 下篇:大集部 |
指云游四方之僧人。又作行脚僧、游方头陀、游方僧、云水僧。亦即步行参禅求道之僧人。据释氏要览卷下引毗奈耶律载,...
止相
蒙憧三百担
遍照金刚
同别二教
我慢
仙鹿王
摄食界制意
终教
名
桥流水不流
五部大乘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成功

何以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

人生世间纵获高寿,亦瞬息即过
佛菩萨圣诞的纪念日
昌臻法师《05年6月答西昌居士问》

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