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又作粗释体义论、五蕴论。印度世亲造,唐代玄奘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小乘佛教以蕴、处、界等三科分类诸法,本书着重于阐明大乘五蕴法,并兼说大乘十二处、十八界等法,属法相宗瑜伽十支论之一。小乘萨婆多部将诸法分为五位七十五法,而以五蕴总摄其中七十二有为法。对此,大乘则分为五位百法,其中之九十四有为法总摄于五蕴,即:色蕴有五根、五境、无表色;受蕴有受心所;想蕴有想心所;行蕴有除受、想心所外之一切心法及不相应行法等六十七法;识蕴摄阿赖耶等八识。大乘经典中,以本论对五蕴法之说明最为简要。安慧有大乘广五蕴论(日照译),即广此论而作。[大唐内典录卷五、开元释教录卷八、卷九、佛家名相通释(熊十力)] p81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心所六品之一。其性质非善非恶广通善恶无记三性,亦如彼大地法一切之心,未必随伴而起。寻,伺,睡眠,恶作...【大声闻众】 p0241 佛地经论二卷十一页云:闻佛言音而入圣道,故名声闻。并出家僧,故名为众。一切皆是最极利根波...(人名)Upateja,阿罗汉名。译曰大光。解脱道论之著者。见解脱道论一。...梵名 Dharmadharmatā-vibhavga 或 Dharmadharmatā-vibhāga。指法与法性之辨别。传说系弥勒(梵 Maitreyanātha,...隋代第二代皇帝。姓杨,名广,一名英。小字阿[縻-吕+女]。为文帝之次子,弑文帝而即位。大业元年至十二年(604~61...(修法)以金刚童子为本尊而祈祷之秘密法。此法依金刚童子经。...又称多宝佛塔。乃安置多宝如来之塔。此塔之建立,系根据法华经卷四见宝塔品之说而来。我国自古因法华信仰盛行,故造...(术语)比丘尼应持之戒律。有三百四十一戒。南山律师更加七灭诤,而为三百四十八戒。普通尼戒曰五百戒者,举大数也...梵语 nirodha-jāna。十智之一,或十一智之一。谓了知灭谛之智,即断灭见思烦恼所得之无漏智。(参阅“十智”472)...四身有三种: 一、化身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之四身。 二、自性自受用他受用变化之四身。 三、法身报身应...密教以 (a,阿)字作为本初不生净菩提心之体性,故主张修行者应如实观察,并了知其实义。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大一八...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
东晋慧远大师在东林寺率缁白二众一百二十三人结白莲社,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其中有一个比丘叫僧济法师,他在生重病的...
佛在《阿弥陀经》中讲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也就是,少善根不生净土,多福德乃能成办。说到多福德,...1、黄豆浆 用料:黄豆85克,水1200毫升(容量可根据个人需要随意增减),糖适量。 功效:补虚、清热化痰、通淋、利大...
早上醒来我会用智慧水洗涤脸,让贪嗔的油垢不再污染本来洁白的脸庞;接着用如实语牌子的牙膏洗刷牙齿,清理口腔,令...
执持名号跟禅是有密切关联的。经典当中有句话: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何为禅?禅就是向上一着、本地风...(一)净土的定义: 净土的意思就是佛、菩萨等圣人所住的国土。是佛的功德所成的世界,也可能是佛的愿力所成的世界...
一个行路人因为太疲惫,躺在路边睡着了。不久,一条毒蛇从草丛里钻了出来,爬向了那个沉睡的路人。眼看熟睡的路人就...
一位搞研究的学者问:整天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研究做课题,心很浮躁。该如何静下心来? 浮躁的原因是你想得到一个什...
大乘五蕴论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大乘中观释论 | 下篇:大乘止观法门 |
(杂名)诸行无常之四句偈也,雪山大士于雪山闻此偈,故有是名。辅行五曰:兴皇以雪山偈消不生生,是诸行无常。...
不定地法
大声闻众
优波底沙
法法性分别论
隋炀帝
童子经法
多宝塔
尼戒
灭智
四身
如实知自心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僧济法师的往生故事

暂执圣号已胜百年之福,一发大心已越历劫善根
6种养颜补虚的豆浆

佛教徒的化妆与美容

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圣严法师《什么是净土》

【推荐】有一盏灯是特意为他们点亮的
